史丹利經銷商發布吐槽視頻 肥料行業出招破除“內卷式”競爭
2024-12-31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2024年12月,廣西貴港平南縣一位“史丹利”品牌肥料經銷商尹黃華在個人視頻號上發布了一條“彼此成就,相見江湖”的視頻。視頻中,尹黃華直接向“史丹利”品牌肥料高管喊話,表達不滿。視頻發布后,引起農資圈廣泛關注。目前,該視頻已被刪除。
尹黃華對“史丹利”品牌主要有兩大意見:一是在他已積壓120萬元庫存情況下,史丹利仍要求他再進貨200萬元。二是史丹利“繞過”經銷商直接向終端零售商發貨,并將底價透露給零售商。對此,尹黃華呼吁“史丹利”應顧及經銷商的生存與發展,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實現雙贏。
針對該事件,《中國質量萬里行》分別撥通了尹黃華喊話的“史丹利”肥料生產企業——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該品牌在廣西貴港的經銷商——史丹利化肥貴港有限公司的官方電話進一步核實。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并不知情”,并表示“會向有關人員進行核實做進一步回復”;史丹利化肥貴港有限公司表示“這個事情沒法在電話里回答,沒法答復,希望不要相信不真實的傳言”。
“行業內卷,未來向終端直接發貨是很多廠家的選擇。只不過在這方面,史丹利開了‘第一槍’。”北京某肥料公司廣西銷售負責人王經理說,讓經銷商壓貨是頭部企業的慣用伎倆。“小品牌是協同銷售,不敢這么干。所謂店大欺店,你不上量,我就下移找你下家挖墻腳。”他分析,這也是市場“內卷式”競爭造成的。隨著礦石開采受限,環保壓力劇增,人工和運輸成本增高,農資漲價將成為常態。在利益面前,生產企業要銷量,經銷商要利潤,兩者間的關系不好調和。
有多年肥料經銷經驗的海南某農業資料生產有限公司洪老板認為,這屬于生產企業一種不誠信的行為。當前,肥料行業“內卷式”競爭嚴重,企業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壓力。據統計,全國化肥行業的總產能約2億噸,但實際產銷量只有5000萬-6000萬噸,產能閑置率高達70%~75%。這種供需失衡導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經銷商為了搶占市場,不得不進行各種促銷活動,承受著農民利潤空間的質疑,甚至賒銷。若是種植戶因天災而虧損,農作物歉收的情況下,農民無法按時還款,可能會造成資金周轉不開,不少經銷商甚至因還不上銀行貸款成為失信人員。
傳統農資企業的利潤被壓縮、產品趨于同質化、渠道開發困難……面對這樣的市場行情,肥料行業如何破解這一“內卷式”競爭?
作為基層一線肥料銷售商,海南拓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春羽已經在農資行業深耕20年。在她的眼里,農資經銷商想要發展,產品是核心。一分價錢一分貨,農資經銷商要選擇質量好、效果好的產品而不是便宜的產品。蘇春羽認為,要以農技服務為抓手,定期舉辦農業技術培訓講座,向農戶傳授農作物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知識等,及時解決農戶遇到的各種問題。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肥料企業要以“減肥、增效、提質”為核心,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從測土化驗開始,到專家配方、精準施肥、種植指導,真正做到“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為農戶提供精準服務。
“由于行業競爭激烈,我們基本不參與價格戰,做好自己。從產品研發上去找突破口。”新洋豐新型肥料與綠色農業研究所所長武良表示,一方面,在市場比較“卷”的大背景下,做好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兩個抓手。產品質量包括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做好創新;服務質量是在農戶端真正為農民解決問題。新洋豐有200多位農技人員在田間地頭服務。另一方面,在行業上下游也做了很多工作。在上游,我們對生產的智能自動化進行改造,讓產品生產效率更高,質量更穩定,顆粒更均勻。在下游,從智慧農業端進行探索,把種、肥、藥和土壤要素等去集成起來,解決相關問題,并且在產品上更加聚焦,研發高附加值作物需要的產品,真正為農業需求進行助力。
科技創新是農業的未來,也是農資企業的使命擔當。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淑平認為,在化肥減量增效的背景下,生物有機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業微生物產業是亟須重點培育的新質生產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意義重大。王淑平表示,作為有機與微生物肥料研發的探索者和踐行者,多年來,根力多一直把“健康土壤 幸福人類”作為企業發展使命,堅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理念,以生物科技為導向,利用優勢微生物菌種解決土壤健康和作物病害問題,致力于用生防技術踐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理念,與國家提倡的減肥減藥政策方向同行,始終致力于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效、環保、安全的有機肥產品,通過不斷創新技術和提升產品質量,贏得了廣大農民和市場的認可。
新型肥料的發展趨勢與農業發展趨勢密切相關。中國質量萬里行農資質量安全專家王雪巖表示,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發展速度,才能保證農業生產沿著高產、優質、低耗和高效的方向發展。只有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廣工作,才能做到好田用好肥,好肥保豐收。新型肥料研發推廣之路道阻且長,王雪巖呼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要給廣大農資人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