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一個多月,是P2P網貸的多事之秋。
4月2日,眾貸網“滿月酒”變“散伙宴”,運營僅28天的網貸平臺眾貸網宣布倒閉,60余名投資者的近300萬元資金被套;4月10日,網絡借貸平臺“城鄉貸”在其網站掛出歇業公告,表示“城鄉貸”網站即日起歇業。
這是P2P網貸“成長”的代價?
與此同時,市場也對P2P網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4月初,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網貸第一媒體《網貸周刊》宣告創刊;4月26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宣布全國首個P2P網貸指數——“深圳?中國P2P網貸指數”(簡稱“深圳指數”)由該會研發成功,并于27日零時對社會發布。
野蠻生長
P2P網貸,指個人與個人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并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發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實現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據借款人發布的信息,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貸。其中P2P是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的簡寫,意思是:個人對個人。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了解到,P2P網貸平臺2007年來到中國,最初發展緩慢,在2010年之前國內的網貸平臺還是鳳毛麟角,鮮有創業人士涉足其中,直到2010年,網貸平臺才被許多創業人士看中,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試水者。
2011年,網貸平臺進入快速發展期,一批網貸平臺踴躍上線。2012年我國網貸平臺進入了爆發期,網貸平臺如雨后春筍成立,已達到2000余家,比較活躍的有幾百家。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2年,國內含線下放貸的網貸平臺全年交易額高達兩百億元,高收益、短周期、低門檻的投資優勢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投資人參與其中。P2P網貸更成為“2012年中國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中唯一入選的金融信息服務企業。
前景光明
P2P金融模式自誕生以來,之所以能從歐美迅速擴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發展,許建文認為,這種創新的模式有著十分突出的特點:門檻低、效率高、收益高。
在他看來,社會上的人或企業,可簡單劃分為兩類:缺錢的和有錢的——缺錢的人或企業,有融資需求;有錢的人或企業,有投資需求。P2P網貸平臺,則把這兩類人或企業,很好地牽連到了一起。
首先,投資人能夠通過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找到并甑別資質好的有資金需求的企業主,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投資回報。據介紹,目前網貸投資的年化收益在20%左右,而銀行同期基準利率只有3%。以人人聚財網貸平臺為例,假如投資10萬元,根據選擇的理財產品的不同,將能收獲12000-20000元不等的穩定收益,而放在銀行則大概只有3000元左右的回報。對于投資者來說,P2P極低的投資門檻也是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網貸投資大都是幾十元起步,而不是幾十幾百萬元。以人人聚財為例,許建文告訴記者,人人聚財的投資門檻是50元,可謂真正的大眾理財產品,適合所有階層投資者。
再者,借方和貸方在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都只需點擊鼠標、輸入相關信息就可完成借款申請、查看進度以及歸還借款等操作,極大提高了融資效率。相比銀行借款,p2p網貸平臺在地域和時效上存在極大優勢。中小企業主到銀行融資,需要交很多資質材料,審批程序也相當復雜,而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流動性和頻率都較大,即便最后融資成功,也錯過了發展時期。又由于中小企業融資在數量上的需求不大,銀行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收益低,這就導致很多銀行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再者,銀行對固定資產等方面的抵押控制的十分嚴格,但中小企業一般沒有較大數額的實物抵押,信用在銀行那里也基本屬于無效信息,不能進行抵押更不能累積。而在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信用被賦予重要價值,基本不需要實物抵押,只要借款方符合一定的資質,按網站流程操作,將信用積分累積到符合借款水平就有希望完成融資。
專家認為,P2P網貸模式還有利于社會穩定和諧。因為這種模式提高了資金利用率,必然就遏制高利貸的滋生和蔓延。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超越地域限制,將社會閑散資金匯聚,幫助有資金需求的借貸人解決資金難題,也幫助借出者實現小額資金“低投入高產出”需求,可以真正積少成多、匯八方力量提高資金利用率。借貸雙方供需達到和諧對接后,民間地下高利貸亂象就會慢慢減少,暴力追債等現象也就會得到消除。
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直困擾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金融瓶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眾多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前提。而P2P網貸這種金融模式顯然為此注入了活力。
監管有待加強
不過,“眾貸網”、“城鄉貸”等網絡借貸平臺的隕落也昭示了這一模式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專家認為,要想使P2P網貸模式健康、良性發展,須加強相關的制度設計與有效監管。
許建文表示,“公開、透明”是網貸平臺健康生存的“殺蟲劑”,在制度設計上應加強對信息的透明化管理。如不僅要求借款人在發布項目時把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房產證等必要信息上傳,還會及時把還款信譽不佳的借款者信息公開,這樣就方便了理財人輕松簡捷地選擇理想的投資產品。
同時,對政府相關部門來說,也應加強對網貸平臺信息的監管與甄別,建立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預警平臺。在要求網貸平臺公開信息的前提下,及時查對平臺交易數據并加大對利息稅收和借貸利率方面的監控和監管。
這樣,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借款人信息有據可查,信用價值也更具體,借貸電子化不僅有效降低了借款人融資成本,也方便政府監管部門更準確掌握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規模,并且對個人征信體系的的建立和完善也具有頗大益處。互聯網平臺交易的陽光化,也將有效遏制民間非法高息借貸現象,幫助政府更好調控利率。
專家認為,P2P網貸模式作為新生事物,很快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期,不過從試水到規范,其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只有市場、政府、平臺多方合力,P2P網貸才能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