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網財經注意到,維他奶國際集團(下稱“維他集團”)產品今年以來因超過保質期等原因已三次進口被拒。
同時,消費者曝出自己購買的國產維他奶產品出現變質、發臭的情況。接連出現的問題讓人不禁要問:維他奶怎么了?
三次進口被拒 要解決需多方努力
維他集團產品今年以來因超過保質期等原因已三次進口被拒,共涉及26款產品。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消息,今年4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中,維他集團產品因標簽不合格被退貨;8月,維他蜜檸檬味茶飲料、維他蘋果味綠茶飲料因超過保質期被做退貨或銷毀處理;9月,維他集團產品因標簽不合格、超過保質期、損毀或殘缺等問題被依法退貨或銷毀。
針對產品進口屢屢被拒,維他集團表示,被拒入境的進口產品,是從非正規授權渠道進口,并未得到維他集團的官方許可。且由于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法規存在差異,符合香港法規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未必符合大陸的法規。
對于進口問題能否解決,維他集團表示,對于類似進口行為的監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維他奶公司將繼續加強與各方面的緊密聯系,共同致力于營造良好健康的食品環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維他集團本身存在布局混亂、價格無法統一的情況,這樣極易造成竄貨。
國內產品陷風波 “流通”環節扛鍋?
無獨有偶,維他集團的國內產品也被曝光出了問題。據媒體報道,湖北省荊州市民彭先生近日在當地一家名為中百倉儲的超市購買了一板價格為16.8元的維他奶巧克力味豆奶,共6盒。回家途中,彭先生兩歲九個月的孫子剛打開維他奶喝了一口就發現有一股臭味。
據彭先生介紹,該產品生產日期為2017年6月,保質期是12個月。
保質期內的維他奶出現臭味,超市同批次的維他奶會不會出現同樣的變質問題呢?據此,當事人彭先生、當地食藥監局、當地媒體、維他奶荊州片區的經銷商四方在場的情況下又打開一盒維他奶,發現產品仍有臭味。當地食藥監局立即通知超市將同一批次維他奶進行封存,并著手調查此事。
據相關部門向中國網財經記者透露,維他集團已對彭先生進行物質補償,問題已基本解決。不過這一點,未得到維他集團證實。
對于此次質量問題,維他集團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解釋道,該消費者所反饋的情況,可能是產品在流通環節受到外力的碰撞,外包裝受損空氣進入包裝所致。“我司亦檢查同日生產的存倉樣本及有關紀錄,結果顯示正常,也并未收到其他客戶對同批產品的同類咨詢。此次咨詢事件僅為個案。”維他集團表示。
針對維他集團所說,是流通環節外力碰撞導致產品變質這一說法,朱丹蓬給予肯定。但他強調,并不排除維他奶存在細菌超標,從而造成質量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