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有車族是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汽車香水也隨之走俏,但很多劣質香水,卻成了駕乘人員的“健康殺手”。
汽車香水屢惹禍
“五一”期間,王先生駕著新買的小車,與家人一起到貴州旅游。為使車內空氣清新,他特意購買了一瓶香水放在車內。出游以后,王先生一家持續出現了惡心、頭暈癥狀,在當地醫院做了檢查,卻沒有查出具體原因。王先生愛人懷疑是汽車香水惹的禍,一怒之下將香水扔出車外,沒想到,他們的癥狀很快就消失了。回來后,王先生以經銷商出售劣質香水向工商部門投訴。
其實,遇上類似的情況不僅是王先生,去年9月中旬,市民李女士在中山北路某汽車經營部花40元買了一瓶汽車香水。沒過幾天,香水瓶竟在車內爆炸,李女士面部被玻璃碎片劃傷。消協工作人員對該經營部同類的香水檢查時,發現盒上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是典型的“三無產品”。
劣質香水很危險
小商品市場、汽配商店是目前汽車香水的主要銷售渠道。近日,市工商部門對汽車香水進行了一次檢查,發現香水質量參差不齊。
在一家汽配經營部,各式各樣的汽車香水擺滿了貨架,一些香水盒背面全是外文。店主表示,這些全是進口貨。不過,執法人員發現,很多包裝盒的底部卻印有“MADEINCHINA”的字樣。一些價格低廉的香水甚至沒有商標、廠名、廠址及生產日期,氣味相當刺鼻,因涉嫌銷售“三無產品”,執法人員將這些香水予以暫扣。
市質監部門一位專家說,他們曾對汽車香水做過抽檢,發現許多產品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這樣的香水,不僅達不到提神醒腦、凈化空氣的效果,還會污染車內空氣,影響駕乘人員健康。他強調,夏天,封閉停放的汽車被陽光照射20分鐘,其內部的溫度便可達60度以上,遠超出正常香水的爆炸臨界點,以工業酒精勾兌的香水則更危險。
汽車香水缺少行業標準
記者了解到,對于汽車香水管理歸屬問題,市場監管的工商、質監部門都很犯難。質監部門有關人士稱,汽車香水屬于一種新興的產業,只能勉強歸納于清新劑類產品,人體直接接觸過多并無好處。目前,關于芳香劑類產品的國家標準尚未出臺,難以界定產品是否存在問題,有關部門也就沒法進行有效監管。
目前,工商部門也只能依據《產品質量法》,不允許“三無”汽車香水銷售,而標識合格的,其質量問題卻無法判斷。
執法部門提醒消費者,注意不要購買“三無”產品,也不要依賴汽車香水來清新車內空氣。開車最好還是少用香水多開窗。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牧馬人羅賓漢越野車加裝后窗雨刷無法正常使用
- 2排氣管頻繁異響 長城騰翼C30故障仍未解決
- 3奔馳甲醛超標4倍多 無強制性標準消費者維權難
- 4記者與售后專家暗訪稱吉利帝豪檢測有漏洞
- 5北京奔馳C級車甲醛超標4倍多 車主戴口罩開車
- 6臥鋪大巴被指早已被禁售 宇通等客車商仍暗售
- 7奔馳E級車主們集體維權 渦輪漏油問題難解決
- 8凱迪拉克左前輪擺臂斷裂 車主要求全款退車遭
- 9百余車主投訴奧迪車燒機油:每年多花1萬塊
- 10車主投訴奔馳車買了1個多月發動機就現滲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