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富士康十日記①
從去年,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在他的老家山西晉城投資設廠,把這個城區人口只有20萬的小城納入了和鄭州、洛陽共同組成的“金匠中原”計劃。當地媒體稱:“富士康改變晉城”。事實上,富士康這個用工“巨無霸”近些年在內陸省份的縱深發展,改變的遠不只是晉城,還有數十萬人的職業選擇,甚至是全國一定范圍內的勞工流動格局。作為當前勞工主力的90后農村青年,他們與父輩一代的勞工有何不同?同時,兩年前的 “連續跳樓事件”漸漸平息后,富士康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它的員工目前的生存狀態如何?為調查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期以普工應聘者的身份前往晉城富士康,而此時,該廠區正實行“金匠計劃”,應聘者都要先到太原富士康工作3-6個月,獲取一定經驗后再返回晉城工作。于是,本報記者在太原富士康“臥底”近10天,近距離觀察了年輕勞工群體們的思維和行動,以及富士康廠區的林林總總。
(為保護當事人,本系列報道中所涉人名為化名)
第1天 應聘
“身體好,有身份證就能進”
到晉城之前,我通過“晉城富士康網站”提供的電話聯系了招聘主管張經理,他打包票說 “只要你身體沒問題,帶著身份證來就能進”。
早上8點,我來到位于晉城東郊經濟開發區的富士康園區。剛下車,一個穿保安制服的年輕小伙子走了過來,問我是不是去應聘的。他自稱是富士康內部的保安,可以帶我直接走“正規途徑”;而他的好處是“介紹一個人過去能賺一兩百”。我沒有理會他。
張經理現身后,幫我領到了招聘報名表。填好表后筆試開始,試卷是一張A4紙,正面是30道心理測試,要求按自己最近一個月的感受對每條陳述從“很同意”到“很不同意”的5個選項中勾選,如 “我最近總覺得精神恍惚”。反面是十來道筆試題,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難度只有小學水平。
20分鐘后收卷,招聘人員現場閱卷,不斷對應聘者皺眉頭:“你怎么連26個英文字母也沒寫全? ”“數學題是不會做還是沒時間? ”雖然責難頗多,但還是都讓他們通過了。輪到我時,他看我填滿了所有的空格,只瞟了一眼就說“行了,去下一步。”錄入身份證資料、做基本的形體檢查、兩個考官的面試,體檢,一一通過。
下午三點,我們這批“金匠專案”的36人乘上了去太原的大巴。
第2天 簽約
“工作沒有任何職業傷害”
在太原廠區的食堂吃第一頓早餐時,坐對面的一個富士康員工突然狠狠地摔下筷子,把我們嚇了一跳:“X!這飯真XX難吃!想讓我晚上再上班,做夢! ’那人接著和身旁的人討論,說應該把車間里的扳手藏起來,偷走。“真不想干了!走的時候我要把床板弄壞!”——我終于知道自己的床板上為啥有個很大的洞了。
床板洞是小事,鋪上褥子照睡不誤;但昨晚走進員工宿舍,真讓我倒吸一口涼氣:整棟樓散發著垃圾的腐臭、汗腥和泡面味混合成的濃烈怪味,筒子樓每間宿舍門口堆滿了扔出來的垃圾。宿舍里是十人的上下鋪,地面一片狼藉,打開衣柜,里面竄出一大群蟑螂。公司發的人手一套的床品,從倉庫里搬出來時就沾滿了灰,枕芯硬邦邦的,不住地掉渣子。
飯吃好了后就在食堂簽約,一共發下了五張表單和一張合同:有關保密的協議有兩份,強調了不得泄露技術、銷售、人事、統計四方面的機密。勞動合同上,回避了關于加班時間的具體約定;并且,在工人“可能產生接觸職業危害”的條款里,工作人員讓我們一律勾選了“無”。但是,備選項里的“噪音”、“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難道在實際工作中真的遇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