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戴藍色鴨舌帽的嫌疑人即是執克隆卡消費的“劉百方”
星辰在線8月23日長沙訊(長晚集團滾動新聞記者 饒麗)一張從不離身的銀行卡,居然在離自己3900多公里外的深圳被人消費掉17.2萬元,這樣的事就發生在了家住長沙的吳運和身上。
取錢才知卡上只剩100元
“發現卡上錢不見是11日早上,后來才知道,那筆貨款在轉入我的龍卡第二天就已被人刷走了。”談及這件事,吳運和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
8月5日,吳運和的卡上轉入了一筆17萬元的貨款,當時他正在甘肅九泉玉門鎮談生意。為核實錢是否到帳,吳先生當晚特地到當地步行街上一家建行的ATM機上查詢余額,之后這張卡就再沒使用過。
可6天后當他準備用卡上的錢付貨款時才發現,原來卡上的172112.03元只剩下了112.03元,17萬貨款和卡上原有的2000元余款全部不翼而飛。
早就聽媒體報道過因為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賬號被盜的新聞,謹慎的吳運和從未開通過類似的業務,不想事情還是發生了。
監控錄像上的可疑“大款”
焦急的吳運和立馬撥通了開戶行漣鋼建行的電話,卻被告知有人用他的卡在6日晚上9時30分左右在深圳市一家萬寶泰珠寶有限公司一口氣刷走了17.2萬元的金器。幾經輾轉,吳運和終于在深圳市布吉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調取了當晚商場的監控錄像。
按照慣例,深圳市的商店一般在晚上10時打烊。6日晚9時30分左右,一名身穿白色背心、藍色牛仔褲,頭戴藍色鴨舌帽的男子走進了萬寶泰珠寶行。僅用10分鐘不到的時間,就挑挑選了價值17.2萬元的項鏈、手鐲等金器。臨關門時還有這么大筆生意上門,值班店員不不禁有點喜出望外。
由于這名男子用鴨舌帽遮住了大半張臉,監控錄像始終無法看清他的面目,而根據商店提供的銀聯卡消費記錄顯示,盡管記錄上顯示的是吳運和銀行卡的賬號信息,這名男子在記錄單上簽下的卻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劉百方。
“這一看就不是認識我的人干的,要不為什么不簽我的名字呢?”吳運和說。
誰該為“克隆卡”買單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吳運和的代理律師,律師認為銀行卡是銀行與吳運和之間儲蓄存款合同的憑證,銀行應該對其出具的銀行卡具有識別能力。犯罪嫌疑人使用克隆卡消費,而不是作為儲蓄合同憑證的真銀行卡,故不能視作銀行與受害人之間達成一筆交易。吳運和沒有義務檢查營業場所是否存在竊取密碼的微型攝像裝置或讀卡器等,因此對于賬戶資料和密碼泄露不存在過錯。而對于銀行來說,客戶的信息應該是唯一的、排他的,不重復的。銀行在技術上沒能做到識別假卡,沒有一個預警系統,就應該為此負全責。目前,律師正與受害人一起積極準備相關證據,并計劃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據深圳警方介紹,克隆銀行卡有多種可能性。使用ATM機時輸入密碼未遮擋,遺失存折和銀行卡,亂扔憑條,在裝有讀卡器的ATM機上使用銀行卡是賬戶密碼被盜用的重要原因,建議廣大儲戶在使用ATM機時多留個心眼,若發現:一個網點的多臺ATM機口子被堵住,只有一臺可用;該臺“可用”機子的插卡口上有異物,如插卡口比平時多出一塊東西、卡插入不順利;ATM機上攝像頭不是對著取款人,而是對著鍵盤,就應該特別提高警惕。【星辰在線 通曉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