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京新影聯公司發售的電影通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影迷使用。這種電影卡可以在新影聯院線的四五十家影院使用,先期充值之后,看電影可以打5到7折,因為方便實惠,受到影迷的歡迎。
但最近,影迷們卻發現,這種卡似乎在余額消費上有點兒麻煩。當卡內余額不夠買一張電影票的時候,這種卡不能搭配現金使用,只能再次充值,而最低充值額為200元。一張電影通卡成為消費者無法擺脫消費陷阱。
卡內余額不能退,也不能補現金買票,只能充值,且最低充值200元。
密密麻麻印著幾十家影院名稱,購票折扣5-7折,新影聯院線的電影通卡,汪女士手里有好幾張。
她說,估計幾張卡里的余額都要浪費了。余額雖然不多,但花不出去也是件堵心的事兒。
汪女士:我說我把剩下的余額都給你劃掉,不夠的錢我用現金補,是不行的。你必須在這張卡上消費一次觀影的足額。
北京新影聯公司發行的這種院線通卡,是一種“儲值卡”,大多由單位集體購買,一般幾百元的金額,在北京四五十家電影院都可以打折,的確方便,可是里面不多不少的“余額”卻成了難題。記者也拿著這樣的影聯卡到北京的各家影院咨詢了一下“余額”的用法。
記者:卡里余額不多,能湊上現金買票嗎?
銷售人員:那不行。不能湊現金。您得續費,打電話到他們那兒咨詢,然后看怎么續費,才能激活這里面的余額。
記者:我這個新影聯通卡,卡里的余額不夠買一張票了,能和現金一起買票嗎?
銷售人員:那不行,我們這兒不能辦這種業務。
在北京市中心的幾家電影院,工作人員都明確表示,如果卡內余額不夠一張票錢,不能和現金組合購票。難道這些不多不少的余額無法消費?新影聯售卡中心的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記者:我的卡里余額不多了,我能補充現金買電影票嗎?
新影聯:應該也可以,但是,也不一定。我們跟影院簽的協議不一樣。
記者:如果不能用的話是不是只能再往里面充錢?
新影聯:對,最低是兩百塊錢。
工作人員說,如果是過期卡,無論多少,想接著用,續費是唯一的辦法,而200塊錢是充值的最小限額。照此下去,豈不是滾起了“余額”的雪球?著名消費者維權律師邱寶昌說,這是一種典型的消費陷阱、霸王條款。
邱寶昌:要么你就應該退錢,要么你就補剩下的錢,把這個余額消費掉。否則的話,必須要再花200塊錢充值,這相當于一種強迫消費。不消費,余額就沒法用,這實際上是限定了消費者的權利。
可是,按照新影聯工作人員的說法,因為與各家影院簽訂的合同不同,在電影通卡可用院線,有些影院是可以添加現金使用余額的。記者按照影聯卡背面的不同院線電話咨詢,也的確能夠找到幾家可以正常消費余額的影院。新影聯把這一點作為對消費者的解釋,能不能說得通?
邱寶昌律師進一步解釋說,不同的合同不代表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可以有所區別。
邱寶昌:你不能讓消費者去找,哪些地方能把余款不夠補款消費,這是你應該告知的,這里消費者有選擇權,而不是新影聯來選擇消費者,新影聯在這一點上是不合適的,企業之間的合同不同,也要保護消費者權益。不能因為經營者之間合同不同,對消費者有所區別。
他同時建議,在不同商家出售“預付費卡”越來越多時,遇到類似的情況。消費者應該果斷采取投訴的辦法。
邱寶昌:我建議消費者到工商部門去申訴舉報,由工商執法部門對它這種行為去查處、認定,要是一種霸王條款,就應該限期改正,不改正,就要對它進行處罰。
購卡時被告知每家影院待遇都是一樣,觀影時卻發現余額無法消費。
當記者以購買電影卡的名義再次致電北京新影聯公司,工作人員說,通卡在各個電影院的一切服務都是一樣的。
記者:我看上面寫了好多電影院,在各個電影院都一樣嗎?
新影聯:折扣都是一樣的。
記者:服務方面有什么區別嗎?不同的影院。
新影聯:沒有,都是一樣的。
購卡時被告知都是一樣,觀影時卻發現余額無法消費,不同影院的區別,消費者如何適應?北京新影聯公司在去年的營業額已經過億,電影通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影迷使用,面對余額陷阱,影迷仍然有自己的困惑。
影迷:也不知道這個余額是被新影聯占了,還是被不同的影院拿去了,它又說不同的影院有不同的辦法,這是新影聯的規矩還是影院的規矩?
(記者 王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