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家公司昨日均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他們的飲料是安全的
■新快報記者 馮艷丹 陳楊 見習記者 陸琨倩 實習生 黃紅娟 美日亞
繼今年1月可口可樂卷入“多菌靈”風波后,美國消費者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3月5日發布報告表示,實驗室中發現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產品中含有致癌物4-甲基咪唑。同日美國飲料協會發出聲明回擊,“世界各國監管機構的研究證實,焦糖色素在食品和飲料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昨日,可口可樂向新快報發聲明表示,“我們的飲料是完全安全的,CSPI很不負責任地在聲明中質疑飲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素的安全性,并無端挑起消費者對癌癥的擔憂”。百事可樂則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公司采用美國飲料協會的聲明作為官方聲明”。
CSPI:1.5萬美國人面臨患癌風險
美國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在聲明中表示,“新的研究表明,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健怡可樂和百事輕怡等4種產品中發現了高濃度的名為4-甲基咪唑的化學物質,這是已知的動物致癌物。此致癌物會在氨或氨和亞硫酸鹽一齊被用于制造‘焦糖色素’時形成,使碳酸飲料呈現棕色顏色。”
CSPI要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撤銷允許使用含有4-甲基咪唑的焦糖色素,并撤銷那些為滿足標注目的而被臨時改名的“氨-亞硫酸鹽過程焦糖著色”或“化學修飾焦糖著色”的應用。該機構舉證中甚至提到,百事可樂曾對該機構表示,他們已經在美國加州改變了著色方法,使得當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大大降低,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對此,百事可樂在華聯系人表示,“公司采用美國飲料協會的聲明。”
事實上,CSPI并不是第一次提出這個問題,早在2011年2月,該機構就首次發出請求,FDA禁止使用氨亞硫酸鹽焦糖色素。
根據該中心的估測,預計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產品中的化學物質正導致大約1.5萬名美國人面臨患上癌癥的風險。
FDA:日飲千罐才能達到風險劑量
對此,FDA表示,目前正在研究CSPI的申請,但飲料依然是安全的。該機構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一個消費者需要在一天時間里喝下1000多罐可樂,才能達到研究中(CSPI所出示的研究)所顯示的嚙齒類動物致癌風險的劑量。”同日,美國飲料協會也聲明指責CSPI的行為,“這只不過是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一種‘恐嚇戰術’,他們的指稱是粗暴無禮的。”并表示,CSPI欺詐性地宣稱是為了公共健康的利益而運作的,但事實清楚表明其唯一的動機就是恐嚇美國人民。
回應
所用焦糖色素不會致癌
對此,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向新快報記者表示,“該機構的言論是沒有根據與不負責任的。”同時,可口可樂昨日向新快報發出聲明表示,“研究表明,我們產品中使用的焦糖色素不會致癌。微量的4-甲基咪唑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飲料中,包括可口可樂。”事實上,通常烹飪過程中發生“褐變反應”就會形成4-甲基咪唑,甚至在普通人的廚房里,也會產生4-甲基咪唑。
據了解,目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準焦糖作為色素添加劑使用,并將其列為“基本安全”的食品成分,而美國的全國毒理學研究項目(NTP)研究發布的致癌物報告中也沒將4-甲基咪唑列為“可以合理預見的人類致癌物質”。
本地
廣州市場銷售未受影響
“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被曝含有致癌物”后,新快報記者采訪發現,廣州市場賣的可口可樂中,配料表一欄,有“焦糖色”(即上文焦糖色素)這種食品添加劑。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各大超市,相關產品均正常銷售,現場銷售人員均表示不知道該消息。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銷售正常,消息暫未對銷售造成影響。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此目前沒有接到通知,會關注事件進展。
據了解,目前可口可樂在中國軟飲料市場所占市場份額約為16.8%,百事可樂為5.5%。消息被曝當日并未對兩家公司的股價造成太大影響,可口可樂開盤后先跌后升,收盤報69.23美元/股,升幅0.07%,百事公司收報62.79美元/股,升0.43%。
專家
限量值以下應該不會造成風險
據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省食品安全專家楊杏芬介紹,可樂中的4-甲基咪唑是在生產食品添加劑——焦糖色素的過程中加銨鹽產生的中間產物。按照國家標準GB8817-2001,食品添加劑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須低于0.02%。
“食品添加劑的含量標準都是國家經過慎重的風險評估做出來的,若在限量值以下,應該不會造成健康風險。”楊杏芬表示,一個物質是不是“毒物”,是由其接觸的劑量及接觸方式等方面來決定的。“4-甲基咪唑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暫定為二B類,即是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