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卡實名制執行一年
鉆空子
節假日臨近,各商場受到利益的驅動,在購物卡實名制方面常出現“打擦邊球”的情況
調查
記者昨日暗訪發現,春熙路商圈三家商場,一家嚴格執行,另一家變通執行,而最后一家無需實名登記
去年5月,國家下發了《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對大額度的購物卡辦理作出了實名制的要求。眼下中秋、國慶將至,記者昨日在暗訪中卻發現,成都市各大商場對大額度購物卡實名制要求的執行力度卻各有不同。在執行力度較為寬松的商場,購物卡辦理業務明顯更為火爆。
商場執行力度不一
昨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成都市春熙路的一家大型商場。在該商場的購物卡辦理點,去年下發的《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的相關公告依舊貼在墻上。
“我們單位想辦理6萬元的團購卡,可以直接現金支付,不記名辦理嗎?”記者以單位需要辦理團購卡為名向工作人員進行了咨詢。而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大額度的購物卡辦理現在必須進行轉賬登記,不能使用現金支付”。
隨后,記者來到了不遠處的另一家商場,以同樣的名義咨詢該商場負責辦理購物卡的工作人員。“這種大額度的團購卡辦理按理說我們是需要進行實名登記的。不過要是每張卡的額度在1000元以下的話,也可以不登記。”該商場的工作人員透露,購物卡實名制的要求在具體執行時可以存在一定的靈活度,如果顧客愿意適度調整每張卡的額度,依舊可以進行不記名辦理。
記者隨后又來到了第三家商場的購物卡辦理處。剛進入購物卡辦理點所在的大廳,就發現該商場的購物卡辦理處明顯比前兩家的人氣火爆不少,前來辦卡的人絡繹不絕。為了讓顧客有序地購卡,商場還搞了一個排號系統。記者排了一個號,發現在前面等候的人已達100人。不過,前臺咨詢處的工作人員指出,在此辦理購物卡,即使超出規定的額度,也可進行現金支付,不必進行實名登記。
實施細則仍待完善
由于不記名購物可能方便變相行賄,以及可能造成金融監控漏洞引人擔憂。為此,去年5月,七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要求單位辦理團購卡超過5000元(含)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萬元(含)以上的,必須通過銀行轉賬,不得使用現金;同時使用轉賬方式購卡時,發卡人要對轉出、轉入賬戶名稱、賬號、金額等進行登記。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購物卡實名制在現實操作中仍時有“鉆空子”的現象發生。特別是節假日臨近,各商場受到利益的驅動,在購物卡實名制方面常出現“打擦邊球”的情況。
“缺乏具體的監督管理機構、顧客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實名辦卡過程有時較為繁復等原因造成了購物卡辦理實名制難以得到徹底落實”,成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零售業者指出,目前,購買購物卡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送人為目的,即使辦卡實名制得到了很好的執行與落實,但如果在消費的時候不實名,還是很難從根本上杜絕灰色交易和變相行賄。
而記者在商場也注意到,目前到一些大型商場購物的顧客中,用購物卡消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們構成了商場營業額的主力軍,但這些卡的來源,不會有人過問。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要想徹底杜絕購物卡亂象,實名制的具體執行規則以及相關配套細則仍待進一步得到完善。
華西都市報記者屈詠梅實習生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