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0月11日訊 近一個多月以來,車市可是“鬧翻了天”,除了因釣魚島事件被打砸的日系車之外,還有在海外積累多年口碑的奔馳,好端端的咋一下子就成“毒氣室”了呢?開車居然還帶口罩?這位先生未免也太矯情了點吧?好歹也是奔馳C級的主兒。不過,您也先別急,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它的網絡口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根據大旗網絡口碑分析系統顯示,9月份初期奔馳C級的網絡熱度值較為穩定,一般徘徊于0至15點之間,但當到了第10日、11日這種情況開始發生逆轉,由原來的2點迅速提升到17點和41點,在接下來的12、13、14日它依舊保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直到第17日這種熱潮才漸漸平息。也就是說,在10號那天大家就已對奔馳C級的“甲醛超標”問題有所耳聞,之后幾天對此事件的關注持續升溫。
一位蘇州的袁先生在今年4月份購買了一輛北京奔馳生產的C200優雅型轎車,提車當天車內異味刺鼻,考慮到新車袁先生并沒在意,只是放了些水果和通風,但一個多月過去了,刺激的異味并沒有減弱,袁先生和家人甚至還感到頭暈、出現了嘔吐、喉痛以及全身無力的癥狀。無奈之下,袁先生只好找4S店反映情況,對方為車輛做了簡單的異味處理,還讓袁先生在車里放置竹炭、氧觸媒等材料,可絲毫沒有任何效果。袁先生這才戴上了口罩,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在全國與袁先生有同樣遭遇的車主還有很多,他們四處奔波、極力維權,但結果依舊無果。袁先生和4S店雖然共同見證了由第三方(江蘇國測檢測機構)出任的檢測報告:車內空氣中甲醛含量0.404mg/m3,為國家頒布標準的4倍多,屬于嚴重超標。可當袁先生像4S店提出免費更換車內配件并給予補償時,4S店把責任推到了廠家,但廠家并不認可第三方檢測,發聲明稱:“根據國家指導的檢測方法,我們所做的調查并未發現車內甲醛濃度超出國家標準。”看似給了消費者一個說法,怎么給人的感覺像是奔馳的自我檢測呢?如果真是這樣那結果可就值得商榷了。
除去“異味”之外,奔馳C級這款車到底怎么樣呢?接下來我們一起聽聽網民的聲音。4月份奔馳C級的網絡美譽度值為26點,5、6月份逐漸上升直到40點,7、8月又掉了下來,以23點的成績處于半年來的最低值,在網絡美譽度排行榜中的地位為34名,不過其它幾個月也不咋地,全部都游離在25至34名之間,遠遠落后于奔馳品牌該有的魅力。
在網絡帖內容維度分布圖中,配置一向是大家討論的焦點,但今天質量和內飾以15.52%、13.79%的成績占了絕對優勢,其次才是外觀、配置和故障,百分比分別為12.76%、11.72%和9.31%。從反映的數據上來看,大家對車內質量問題還是非常擔憂的,畢竟我們的身體都不是鐵打的,再說了誰都不想花錢買個“毒氣室”,享受了速度,犧牲的有可能就是生命了。此外,底盤異響、胎噪大以及輪胎鼓包等現象也在奔馳C級身上有所體現,眾多車主集體吐槽。
總結:以前每每聽到奔馳字眼時就會肅然起敬,不僅因為它高昂的價格,更多的是一種品牌價值的傳承,值得信賴!但為什么來到中國就變味了呢,一路磕磕絆絆、跌跌撞撞,本來事兒就多,節前又來了個甲醛超標,叫奔馳中國情何以堪?雖說很有錢,對國內大牌明星也是隨叫隨到,但那又能怎么樣呢?不好好坐車,不好好把服務提高,消費者怎能買賬?對于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積淀的豪華品牌而言,奔馳確實難得糊涂一回,是時候反思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