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據新京報報道,進入十二月,太原家樂福接連發生的兩起事端。
先是12月初,家樂福太原長風店因某商品結賬價比標價高出2.9元被消費者投訴被工商部門查處。后是12月11日,正處于“自查自糾”整改階段的家樂福再陷“篡改生產日期”風波。家樂福太原某店被發現將當日未售完糕點的生產日期篡改成次日,家樂福陷入信任危機。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兩年來家樂福因為各種負面新聞而多次處境尷尬。2011年1月,因為旗下數十家門店涉嫌價格欺詐,家樂福遭到國家發改委的重罰。國家發改委以最高罰款額度50萬元為限,共對其11家門店罰款550萬元。
家樂福進入中國已經十七年,十七年間家樂福的門店逐步走向各地,家樂福也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商品超市之一。但崛起的中國零售商,尤其是電子商務企業擠壓了傳統零售業的空間。
在2011中國連鎖百強排名中,家樂福排名第七,百聯集團、華潤萬家、大潤發等超市銷售額均是家樂福的兩倍以上。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非常具有想象力,天貓[微博]、京東商城[微博]、當當網[微博]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阿里巴巴[微博]旗下的天貓系年交易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僅此一家占全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5.4%。這些商品,很多原本都是來自超市渠道。
家樂福老對手沃爾瑪在電子商務化方面走得更快,入股網上超市一號店并增持股份至51%實現控股,布局網上商店。相對而言,在電子商務化方面,家樂福表現比較遲鈍。
家樂福的變化是,收縮其他地區戰線以集中優勢。
根據家樂福2011年財報,亞洲僅占其銷售總額的9%,而飽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歐洲則占據了它72.4%的業務。家樂福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不絕于耳。
而在戴瑋看來,家樂福撤出中國是不可能的,重視成長型市場是家樂福的戰略。她在各種場合表達了“家樂福將堅持在中國市場長期與發展”的堅定決心。
近期,家樂福關閉了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占全球營業額的4%。此舉為集團贏得了28億歐元的現金流,這些資金將用于法國、巴西和中國三大市場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