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及微博大V爆料,娛樂選秀節目《創造營2019》中某些學員的粉絲,為了給自己的偶像爭取到好名次和一個“成團出道”的機會,在花完積蓄后,不惜使用花唄等渠道來為偶像投票打榜。其中以學生黨為主,省吃儉用、透支生活費,只為讓“偶像”出道。制作公司、經濟公司、贊助商、播放媒體、職業粉頭等多方構成了利益圈,普通觀眾一旦被“圈粉”,就會不自覺走入這個圈中。
其實粉絲經濟由來已久,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并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被關注者多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而互聯網進一步突破了時空束縛,粉絲經濟被寬泛地應用于文化娛樂、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多領域。
掌眾金服認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處于漫長的建設過程中,除了國家傳統金融機構的數據建設,微金融企業、征信機構、科技企業等也在持續貢獻自身力量,與國家監督管理機構積極互動,不斷完善征信數據庫,幫助“信用小白”了解信用的重要性。掌眾金服旗下閃電借款即是提供小額消費信貸的信息中介平臺,同時嚴禁向學生黨提供服務,用戶在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交信用借貸的用途,并通過“如來”風控模型審核方可獲得借款額度。
就如上現象,掌眾金服呼吁相關機構應對信用空白群體加大正向引導宣傳,如國家政策法規、相關案例警示、征信及失信等專業詞匯普及等等,企業多履行一份社會責任,做好用戶教育,方可讓市場進一步健康,畢竟理性助興、量力而行、珍惜信用才能對個體自身發展更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