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療器械百強名單發布 威高等11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上榜
2023-05-13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點擊:次
日前,醫療器械行業權威網站MD+DI QMED發布了2022年全球100強醫療器械企業榜單,排名依據醫療器械企業2022財年營收。威高集團下屬威高股份(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突圍上榜全球百強,國內械企龍頭持續發力,正在向全球市場格局發起全新挑戰。
國產藥械出海
榜單顯示,本次入選2022年全球醫療器械百強榜的所有械企總年營收達到了4472.4億美元。令人振奮的是,中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向全球百強榜單發起沖擊,邁瑞醫療、九安醫療、威高集團下屬威高股份等上榜TOP60,其中威高股份位列全球排名第53;穩健醫療、樂普醫療、新華醫療、聯影醫療、明德醫療進入全球TOP70;魚躍醫療、萬孚生物、振德醫療、圣湘生物分別排名全球第84、全球第91、第97、第98。
從榜單排名中不難看出,國內企業與頂級械企之間雖然存在著不可忽略的差距,但從發展潛力上來看,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也在不斷顯露出越來越迅猛的勢頭。
《中國臨床試驗格局》數據顯示,國內的臨床試驗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從2007年至2016年增長達三倍之多,并由2016年占全球臨床試驗總數的13%,上升至2020年的26%。中國的藥械工業正加速度崛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6~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65萬家。后疫情時代,非抗疫醫療器械市場恢復迅猛。加之人口的結構性變化及健康意識的提高,使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
與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相比,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政府對醫療領域大力扶持等因素的驅動,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增長迅速。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經從3125.5億元增長至778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0%。
根據2022年藥監局發布的最新《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報告(2021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生產企業數量共計2.8萬家,比2020年底增長5.62%。
老齡化、慢性病和醫療支出增長等因素,讓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加速擴大。據灼識咨詢數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經突破4400億美元,中國以23%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在國產化替代與全球化的雙重趨勢下,中國的醫療器械龍頭,正進發更高山峰。起步較晚的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在世界市場中拼占一席之地,以期重塑全球醫療器械市場格局。
技術研發崛起
隨著國內耗材帶量采購持續推進,醫療器械行業正面臨大浪淘沙,醫療器械行業許多創新者借助技術進步浪潮崛起。
長期以來,匯聚眾多百年藥械企業的歐美,一直是展開藥械臨床試驗的主力。國家政策對國產技術崛起的引導和支持,促進中國企業從模仿到跟隨,由跟隨到超越轉型升級,逐步地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加強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醫藥器械研發體系與能力建設,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
在今年剛舉辦的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三年醫療健康產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迭代、審批、上市速度均進一步加快。創新是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國內龍頭企業已經在創新醫療器械賽道上加速破局。根據眾成醫械大數據平臺統計,從行業整體看,2020年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總研發投入149億元,同比增長35.61%。從企業來看,2020年上半年,威高股份等7家本土企業研發費用均突破4億元。
以龍頭企業威高為例,其一直致力打造系統化的研發平臺,建有15個國家及省級創新平臺,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301醫院等多家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承擔了30多項國家重點項目,100多種產品實現國產替代,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優秀工業設計金獎1項。2020年,威高在上海啟動建設全新的國際研究院,計劃打造一支人數超過2000人的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研發大軍,同時借助政策與市場雙重利好,瞄準國際先進技術,加強對新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智能醫療裝備的研發創新,充分整合自身優勢資源,在骨科材料、血液凈化、介入醫療、臨床護理、藥包材、大外科、輸血技術、體外診斷等細分賽道突破創新,提升國產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2022年6月,威高接著成立海外事業部,一方面要利用投資并購國外公司與國外建廠,提升制造能力及拓展國際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快四個全球區域中心建設,布局全球。
這也意味著,以威高為代表的國內藥械龍頭企業,正在全球醫療器械行業拼殺更廣闊的市場,給我們對全球藥械行業競爭格局的重塑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本土企業的突圍之路愈見明朗。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