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中消協針對共享單車押金和預付金存管、車輛投放與運維等問題約談7家共享單車企業。中消協要求企業盡可能采取免收押金的方式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
押金問題為何在這一階段集中爆發?對于單車企業來說,免押金的可操作性有多大?寄望破解押金難題的同時,押金免收會是大勢所趨嗎?
困局:行業押金監管缺乏統一規范
進入下半年,共享單車行業開始洗牌,多家單車企業無法退還用戶押金。據不完全統計,從9月開始,已有至少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造成用戶押金損失10多億元。即便是行業內的兩大巨頭摩拜和ofo,也在近日被曝挪用用戶押金。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明濤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分析,目前以共享單車企業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初期,無論是其自身的運營模式還是政府治理模式都還處在不斷探索階段,以押金為例,不同企業對于押金的定額和監管、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在這方面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規范。
以摩拜和ofo為例,梳理這兩大巨頭對押金監管的差異就可明顯看出行業規范的缺失。
摩拜跟招商銀行有押金監管方面的合作,而ofo則稱獨家采用資金托管方式,押金交給專業第三方機構托管。但實際上,在金融領域,押金監管和托管的概念存在很大不同。托管在銀行的用戶押金只能做為退還的用途,而押金監管僅僅是監管風險備用金。
李明濤認為,既然是押金就應符合法律關于押金的有關規定,要專款專用。他呼吁:“企業實際運營中出現了押金難退或挪用的問題,需要政府管理部門從保障用戶權益角度加強監管,盡快出臺共享單車行業服務規范等管理制度。”
破題:免押金是大勢所趨
而此時,中消協要求單車企業盡可能免收押金的方式是否會是解決押金困局的一把鑰匙呢?
很顯然,對于消費者來說,免押金再好不過,但是企業卻有自己的苦衷。一位不愿具名的單車企業相關負責人5日下午向央視網記者表示,對企業而言,免收押金的風險很大,肯定存在經營上的風險,畢竟單車也是重資產。
“而且不只是丟一輛車或者壞一輛的代價那么簡單,共享單車是個新行業,用戶的文明意識還沒有完全培養起來,用戶素質也是高低不一、層次不齊,企業和用戶之間的相互信任,包括行業約定俗成的規則都沒有建立起來,這個時候貿然免押金實際上對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是不利的。”這位負責人說。
但他同時判斷,免收押金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需要一個過程,要一步一步來。
李明濤也認為,類似收押金的做法肯定會退出歷史舞臺,如果企業把收取押金作為自己的盈利模式,那也是短視的不可持續的。“收取押金的初衷或者合理性在于無法掌握用戶的信用情況,如果通過類似芝麻信用或者銀行信用等信用保障機制完全可以避免收取押金,可以倡導共享單車企業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并且共享用戶的信用數據。”
試水:信用免押讓消費者遠離風險
實際上,在業界多家企業早已開始試水免收押金。
12月4日剛剛宣布完成3.5億美元D1輪融資的哈羅單車從9月10日就開始進行手機尾號為0的新用戶免押金活動,目前仍在進行中。9月底哈羅單車還和支付寶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在校大學生免押金,11月底,它們還和芝麻信用進行戰略合作,推行10城芝麻信用免押金服務。哈羅單車公共部負責人5日下午向央視網記者透露,截至目前的哈羅單車的實際免押用戶已經接近500萬。
ofo也和芝麻信用達成合作,只要用戶芝麻分達到一定標準就可免押金騎行,目前已經在25個城市提供該項服務。
摩拜單車的廣州用戶從11月19日開始,可以憑借騰訊信用分申請免押金。騰訊信用分高于630分即可成功申請摩拜免押金。
11月22日,芝麻信用宣布,在初期先行投入10億,通過引入保險、運營鼓勵等多種方式,推動更多商家向信用好的用戶免收押金。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對媒體表示,押金對商家有利,但是把風險留給了消費者,而消滅押金,推行信用免押,是唯一治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