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發展至今已經承載了部分媒體的職能,網絡媒體在新聞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針對網絡媒體消息和內容的真實性帶來的巨大的挑戰,網絡內容監督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各大網絡媒體的采訪了解,大部分網絡媒體對內容的審核還是非常嚴格和將就真實性的,而針對網絡開放平臺,網民個人的意見和觀點則成為監督和把握的難點。那么,由此而來的網絡維權案件則很難控制。
最近有一個事情引起了業內人士關注,悠哉旅游網一名顧客由于旅游途中發生某些不愉快事情,旅游回來后向相關媒體投訴,悠哉旅游網得知后展開調查并向投訴人和媒體做出了解決方案和相關說明。由于當事人對悠哉旅游網的解決方案不滿拒絕進一步溝通,并繼續在網絡媒體及論壇上大肆宣傳稱悠哉旅游網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面對肆意的虛假信息,為了避免繼續誤導網民對悠哉旅游網的認識,悠哉旅游網再一次讓步,為當事人進行退一賠一的處理結果。看到悠哉旅游網一次次的讓步,讓投訴方看到了機會,進而不斷升級賠償要求,最終在投訴人幾次升級變卦賠償金后,悠哉旅游網決定不再接受投訴人無禮索賠要求,雙方將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從悠哉旅游網被顧客牽著鼻子走,惡意要求索賠,不難看出網絡維權很難達到一定的理想狀態。從投訴方講,消費者看到了網絡媒體對企業形象的巨大影響力,可是運用網絡維權的消費者缺乏一定的網絡維權意識和道德觀念。從這個案例來看,當前企業對網絡輿論看的很重要,企業形象很容易受到網絡輿論引導而受損,從網絡輿論引導方面,企業明顯表現無奈。從網絡媒體和法律法規方面,針對網民個人輿論監督缺乏約束和法律規定,各項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在這個案例中,整個投訴維權過程,悠哉旅游網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為了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和企業形象做出了種種讓步。而此次維權的消費者顯然屬于惡意投訴行為,投訴內容過于主觀描述,讓網友產生誤解,對悠哉旅游網的種種回應不顧,不斷提出升級索賠要求,明顯利用輿論要挾企業,通過惡意投訴來損壞企業的品牌形象。通過悠哉旅游網被惡意投訴這個事,告誡采取網絡維權的消費者,在網絡維權中需要嚴格客觀反映事實,掌握證據,用事實說話,不要因為一時心情惡意捏造事實,詆毀企業形象。網絡是一個開放和分享的平臺,有關網絡維權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有規則的進行,需要國家法律做前提指導,客觀事實反映為主,正確行使網民的網絡輿論權利。
來源:網易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