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極工業鹽醬油案牽出佛山、江門、中山及珠海多家問題調味品生產企業,20日,又有企業被曝使用了用工業鹽水制造的醬油半成品,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廣州致美齋食品有限公司。
20日,使用工業鹽水生產醬油成品、半成品的三水五洋調味品有限公司(下稱“五洋公司”)總經理林新光,工業鹽水經銷商張應成(音),提供工業鹽水的國有企業三水聯合鹽礦開發公司(下稱“三水聯合鹽礦”)總經理唐平山、經銷部負責人陳武斌(音)在佛山中院受審時,供稱其產品賣給了致美齋等知名企業。
年運出1萬立方米工業鹽水
五洋公司成立于2000年,這家比威極公司更名不見經傳的調味品生產企業,卻制造了更為嚴重的工業鹽水事件。
據指控,2008年5月,林新光成為五洋公司總經理后,該公司正式生產食用醬油。醬油生產需要用食鹽,每噸120元左右,為了節省成本,2011年,林新光找到員工張應成商量購買工業鹽水。
檢方指控,三水聯合鹽礦經銷部負責人陳武斌請示總經理唐平山后,同意張應成成為經銷商,從聯合鹽礦運輸工業鹽水。
成為經銷商后,張應成先用一輛運輸車從三水聯合鹽礦運輸工業鹽水,每立方米價格為50元-60元。隨后張應成將工業鹽水轉賣給林新光,每立方米加價10元-60元。檢方指控,除供應林新光外,陳武斌、張應成還將工業鹽水運輸給其他食品企業。據查,從2011年3月至今年年初,張應成共從三水聯合鹽礦運出超過1萬立方米工業鹽水,平均每月1000立方米左右。
林新光當庭表示,曾在鶴山市東古醬油廠承包了一條生產線,主要是對摻雜過工業鹽的醬油進行勾兌、壓榨,讓醬油里面的氨基酸含量高一點,看上去質量更好一點。制好的半成品賣給了廣州、中山、江門等地多個醬油廠家,包括廣州致美齋食品有限公司及中山市中邦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檢方稱,從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間,五洋公司使用工業鹽水制成的醬油成品、半成品的銷售金額為1588萬多元。檢方認為,林新光、張應成、陳武斌、唐平山四人無視國家法律,在生產醬油類產品中摻入不符合醬油生產行業標準的非食用原料,其行為應當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兩家公司到底有無關系?
檢方指控,唐平山、陳武斌明知工業鹽水不得用于食品生產,仍賣給經銷商轉售給食品生產企業,是案件中的共犯。檢方還指控,陳武斌參與了其中的利益分成,陳武斌與張應成及另外一名運輸司機約定,每運輸、轉賣一車工業鹽水,從中收取每車100元的費用,三人分攤。
陳武斌、唐平山在庭上極力撇清與五洋公司的關系,兩人均認為自己無罪。“我們與五洋公司沒有任何業務來往,也不知道張應成是五洋公司的員工,他們拿到工業鹽水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
陳武斌稱被張應成欺騙:張應成說自己有一家做凈水器的化工廠,生產過程中需要工業鹽水,于是他先后兩次前去化工廠考察,并向唐平山作了口頭匯報,將工業鹽水賣給張應成,沒想到張應成會倒賣給五洋公司。
針對以上辯解,檢方用證據回應。一組證據是,佛山質監部門查出,三水聯合鹽礦賬戶中有兩筆賬是由五洋公司賬戶轉入。“既然沒有業務往來,為什么會有資金進出?”
另外,張應成供述稱,陳武斌參與工業鹽水倒賣生意中的利潤分成,他也見過唐平山本人。(記者黃曉晴)
(羊城晚報 黃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