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大家日常消費的重要部分。兩個月前安徽的小永在網上買東西,然而下單之后等來的不是賣家寄來的貨物,卻等到了一個自稱是快遞賠付公司客服打來的電話的。而且小永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電話帶來的竟然是一個連環騙局,40分鐘之后他銀行卡當中的學費和生活費全都被騙走。這是怎么回事呢?
“客服”來電 連環騙局等你鉆
事情要從今年2月說起,春節前小永在網上給母親買了一款手機鋼化貼膜,賣家發貨后卻遲遲不見快遞蹤影,他查詢了物流記錄,發現包裹早在2月3號與深圳發貨,2月12號就已經送到了他家附近的代收點,但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小永在網上與賣家交涉并進行投訴,就在等待的過程中,3月19號下午5點,小永接到了一個深圳的手機號碼打來的電話,詢問他是否有包裹沒收到。以為是賣家針對投訴打來的反饋電話,小永對通話進行了錄音。
小永:她就說喂你好,你是程劍先生嗎?我當時肯定是人比較蒙圈的,因為我那個是假名的,后來她又講您在2月份的時候有一個訂單沒收到是不是程先生。我說是的,他說我們這邊是快遞賠付的第三方平臺,你這快遞沒收到我們需要對您進行賠付。
小永說,只有在網購的時候他才會使用程劍這個名字,電話里對方還十分清楚的報出了他的快遞單號、地址和購買的物品。這個手機膜一共才花了十幾塊錢,他當時又和同學約好出門,便拒絕了賠償。
電話里自稱是客服的女子讓小永添加了一個賬號為好友,在聊天頁面給小永發送鏈接,小永點開鏈接后出現了一個寫了著客服中心系統等字樣的登陸頁面,隨后他填上了自己的賬號。
小永:一個淘寶賬號然后底下一個密碼,你輸進去登陸一下,它會彈出一個各大銀行的界面。
快遞賠付平臺客服:選擇銀行之后,點擊下一步,那你點了下一步之后,你就把您自己的資料提交上去給銀行系統那邊。
小永選擇了銀行后,截面上依舊顯示克服中心等字眼,右上角顯示有退款流程,當時小永填了自己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在填到網銀密碼和退款密碼的時候,他意識到不對勁。
快遞賠付平臺客服:密碼你如果沒有設置過,網銀密碼和跟退款密碼沒有設置過的話,你就隨便填寫6位數,填寫123456或者6個0,但是不能為空明白嗎,只要您的姓名還有卡號什么的,填寫正確就可以,只要錢能打得進去。
小永隨便填寫了網銀密碼提交后,馬上就收到了一條短信驗證碼。
小永:收到了,支付寶下發的。
客服:收到你趕緊,趕緊自己填寫進去確認退款,不要超時間明白嗎?
小永:提交失敗。
查詢交易明細 共損失六千多元
案發以后小永來到銀行查詢了交易明細,騙子將1100多元從支付寶提現到銀行卡之后,連同卡里余額以網上轉賬的方式轉走了1300多塊錢。
而他的中國銀行賬戶被人分五筆,以每筆999塊6毛錢的金額,刷走了4998元。最后又被兩筆,共刷走的8100塊。萬幸的是這兩筆由于交易失敗退回到了小永的銀行卡,也就是說小永共計損失6300多。
案發后小永就在同學陪同下去公安機關報了案,將受騙過程的電話錄音、詐騙人員的電話號碼、支付寶及微信帳號等實名認證信息提供給警方,希望能追回自己的損失。
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電信詐騙案件立為刑事案件標準是5000元,被騙5000元以上。
從公安局回來后,小永又撥打了支付寶的客服電話詢問,客服稱會對實施詐騙的賬戶進行封號處理。但由于小永自然把驗證碼提供給他人,造成的財產丟失,并不在保險理賠范圍內。
當時點鏈接之后,你自己有沒有輸過密碼,或者有沒有輸過什么東西。
小永:身分證號和銀行卡號我填寫的,但是跟支付寶沒關系。我沒有填寫支付寶帳號和支付寶的登入密碼,它這個每一筆錢都是通過支付寶提現到我銀行卡上去的,所以我就想問,想咨詢。
這邊幫您提交,您1個工作日后關注,保持電話暢通。
接著小永撥打了京東的客服電話,詢問自己那5筆999.6元的交易是怎么回事。京東克服稱,系統中查詢不到使用小永這張銀行卡交易的訂單。
我這邊把日期給你調到了3月1日到今天4月1日,就是一個月期間內我都沒看到您這邊有這樣一個交易記錄。
案發后兩天,小永拿到了立案告知書,支付寶和京東客服也在電話里稱,能否追回被騙錢款還要等待警方調查。事情發生后,小永修改了自己支付寶、網銀等賬戶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并注銷了兩張銀行卡的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授權。他說學校也開展過防電信詐騙的宣傳,但是當詐騙電話真正打過來,說出自己的名字、地址和丟失的快遞單號,很容易讓他失去防范和警惕。
假“客服”繼續出招 唆使受害人轉賬
在這個所謂客服的指揮操作之下,本改幾分鐘就完成的退款操作,但是讓小永的這個支付寶賬戶,還有兩張銀行卡,總計是1萬3千多塊錢的錢款,全部都被一筆一筆的轉走。這個時候小永的同學小軍就跑來找他,剛好在一旁聽到了他們的電話內容。
小軍:我五點二十左右的時候我去找他吃飯,然后進去他正在打電話,反正就是隱隱約約聽到,反正跟人家不是像正常的溝通,我同學很著急的一樣。
電話里女子說可以幫助小永通過微信把錢找回,然后方法卻是向另一個人轉帳。
小軍:這不對啊,你怎么會從自己的微信(把錢)轉給對方,我跟同學說了你可能被騙了。
小永停下了微信轉帳,然而電話那頭所謂的客服還在解釋各種理由,讓小永和同學不要急著報警,叫他們放心,保證找回這筆錢。
客服:剩下的錢我現在教你處理,你現在下載那個,下載小米貸。
小永:你讓我下載什么小米貸,那是貸款軟件。
客服:不是叫你貸款,是我們這邊旗下的公司。
眼看微信轉帳失敗,女子讓小永下載一款名為小米貸的應用,小米下載后沒有注冊成功。這時女子又讓小永搜索一款金融產品。
客服:你搜索馬上金融,我們直接打到馬上金融,你給它提現出來,搜索之后關注,關注點了之后,它那邊有個激活額度有沒有看到。
小永:我看到了。
客服:立即申請點了之后,確認授權點了之后,有個身份驗證有沒有看到。
小永:看到了。
客服:身份驗證你姓名填寫上去,獲取驗證碼,點它獲取一下。
C:眼看小永就要激活借款額度,同學小軍把電話搶了過來,及時阻止了小永的動作。
客服:如果要聽你朋友的,那你覺得他能把這個錢給您找回來,你就叫他幫你處理好嗎。
小軍:你現在把我這個錢給我退回來再講。喂,您好,我們好像遇到了一起詐騙案。
客服:我現在不是在給你退這個錢嗎,我叫我們經理跟你們說,好嗎,我叫我們經理跟你說。
C:小永和同學發現,這個所謂的經理接過電話,也只是重復之前的托詞,報警舉動對他起不到任何威脅效果。
小軍:你現在把錢打到那個卡上,要不然我們就到派出所去做筆錄了,已經報警過了。
客服:那你去做筆錄吧,那就不處理了,你逛淘寶吧。你去報警,你去叫警察跟我們處理好吧。
手法隱蔽 受害人一步步陷入圈套
熱情的客服還在電話中說,每一單快遞都入了保險,一旦出現了問題,會以一賠五的比例進行賠償。小永說當時他只想盡快把這件事了結了,就按照對方說的一步步進行操作,但是沒想到這還只是騙局的開始。
客服:如果提交失敗的話就不行,你不然這樣子,我們看一下能不能直接退到您的支付寶,您現在先把您的支付寶安全退出一下。
為什么簡單的退款操作,卻需要本人退出賬戶呢。小永雖然有些懷疑,但電話里對方一句接著一句向他介紹,使他根本沒機會靜下來思考。
客服:如果可以的話,你那邊稍候有收到驗證碼,你就直接語言播報,我這邊幫你語音上傳上去,確認是你本人,這個資金就直接給您打過去了明白嗎。
小永將驗證碼告訴了對方,幾分鐘之后他重新登錄,發現余額只剩下幾塊錢,把馬上又登錄了網上銀行,發現卡里的錢財也沒了,總共被轉走1300多元。
小永:當時就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了,這錢怎么沒有了呢,您可以給我一個解決嗎?后來她就跟我講,這個錢是被銀行保護起來了,會返還到你賬戶上來的。
接著女子讓小永提供的另外一張銀行卡,并且稱所有的錢都統一返還到第二張卡上。小永再次點開最初的鏈接,填上了自己銀行卡的信息,這張卡里存著他寒暑假打工掙的學費,然而當他把接下來的驗證碼告訴對方之后,他的銀行卡立馬就被刷走了一萬塊錢,小永慌了,質問對方是怎么回事。
小永:對方給我的理由是,講我的資金被保護起來了,過兩三分鐘就會退到我賬戶上來。也不假,過兩三分鐘是退到我賬戶上來了,是五千五千退回來的,后來她又跟我講,您看我沒騙你吧,您之前的那個一千三百多,和你的快遞賠付的錢,也是打到你中行卡上來了。
看到錢又回到自己賬戶,小永暫時放下了疑慮,然而緊接著他又收到了銀行發來的交易碼短信。
小永:我現在收到了,交易碼。
客服:是多少?
小永:298681。
客服:現在你看一下,垃圾短信刪除,看一下有沒有收到最新的,最新的有沒有,驗證碼,垃圾短信有沒有刪除。
小永:刪除了,最新的話,講我怎么又付了999元。
客服:不是那個,因為你的驗證碼老是超時,他就會給您下發垃圾短信,你只要垃圾短信不要去回復明白嗎?你就只要看驗證碼的短信。
小永發現對方口中所謂的垃圾短信上,明確寫著自己通過快付的方式進行了交易,金額為999.6元。
小永:這個錢怎么又被支付了呢?莫名其妙了被支付了四筆錢,一二三四五,五筆錢,每一筆錢都是999元。
小永發現交易信息上寫著支付交易總共五筆,共4998元。
小永:我說這不京東支付嗎?我沒有在京東上買東西,為什么會少了這么多錢呢?后來她講這個沒關系,還是銀行被保護起來了,就在這個時候我沒有報任何驗證碼,我卡上還是被劃走了8100元錢。
客服:我這邊幫您查詢到了,就是因為剛剛驗證碼超時太多此,所以系統這邊以為您惡意操作,現在把您的資金全部做一個保護狀態了。這邊系統顯示保護了一個,一萬三千一百的資金,是不是你自己的資金。
小永:是的。
客服:那你不用著急,你現在返回去微信,我現在教你找回來
專家分析:遭遇“精準”詐騙 并非個案
之所以這個成為新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小永的這個錄音,一開始我們還認為小永是有這種防騙意識的,能夠讓我們了解到,他錄完這個音以后,能夠讓我們了解到,這個騙局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但實施詐騙這個人員對小永的個人情況是了如指掌,除了姓名、地址這些基本信息以外,他網上購買的物品,丟失快遞的具體情況等等,也是一清二楚。
所以警方也是斷定這是一起典型的精準詐騙,精準詐騙的成功可能性就非常高了,因為消費者和用戶沒有辦法判斷對方是客服,還是不是客服,而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也成為了這類電信詐騙犯罪高發的助燃劑。
而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與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的特性相關,互聯網用戶的個人數據應當得到重視。控制權應當掌握在用戶手中,同時企業為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也應該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承擔起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