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多、消費量大、產業鏈條長、網絡銷售等新業態較多,個別類別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仍然較高。從產品類別來看,冷凍食品、蜂產品不合格率較高,分別為6.1%、5.7%。從渠道來看,網購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3.2%,較上年提高1.2%。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安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在京舉辦2020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中國主場活動。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王鐵漢介紹,2019年總局共完成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4.4萬批次,覆蓋33大類食品,檢驗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重金屬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指標558項。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6%,與2018年持平,整體保持穩中向好,但冷凍食品、蜂產品、網售食品不合格率較高,微生物污染問題依然突出。
微生物污染問題最突出
抽檢結果顯示,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穩中向好,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合格率保持高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蛋制品、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8.8%、98.9%、99.5%、99.7%,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為99.8%。此外,市場份額大、流通范圍廣的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也較高,分別為99.7%、98.7%。
通過專項整治,一些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治理取得成效。其中,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的抽檢合格率分別提升0.9%、2.3%,合格率均達到97%;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檢出率為0.02%,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連續11年零檢出。
由于我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多、消費量大、產業鏈條長、網絡銷售等新業態較多,個別類別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仍然較高。從產品類別來看,冷凍食品、蜂產品不合格率較高,分別為6.1%、5.7%。其中,冷凍食品不合格率較上年下降1.1%,但仍處于較高水平,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蜂產品不合格率較上年提高3.6%,主要涉及禁用獸藥殘留和微生物污染問題。從渠道來看,網購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3.2%,較上年提高1.2%。
從不合格項目來看,微生物污染問題最為突出,占抽檢總量的1.6%,與上年持平,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8.4%;食品添加劑超標的不合格食品占比為0.9%,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2.9%;農獸藥殘留超標不合格食品占比為1.5%,較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16.7%。
罰沒不合格食品1.6億元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監管部門堅持“零容忍”。對于不合格食品,各地監管部門依法采取了封存、下架、召回、核查處置等舉措,并加強溯源管理,開展聯防聯控。2019年,共完成國家抽檢不合格食品行政處罰5214件,罰沒金額1.6億元。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王鐵漢表示,2020年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力度,緊盯重點食品、重點指標、重點區域,對不合格食品跟蹤抽檢;持續增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加強與農業農村部、衛健委、海關等部門的信息互通,加大抽檢數據統計分析和風險研判力度;完善抽檢信息分類公布和加強抽檢信息解讀,每周公布監督抽檢信息。(記者 郭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