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市場監管報社主辦的“新興財商知識互動行業規范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市場監管總局廣告司、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和朝陽、豐臺區市場監管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的代表、專家,以及爾灣科技、中信建投、盈米基金等市場主體代表共聚一堂,圍繞國民金融素養提升對金融市場發展的影響與意義、社會共治防范化解金融消費市場風險、財商教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流。
當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大眾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國人投資理財意識日益覺醒,對金融活動的參與意愿明顯高漲。但是,由于國民金融素養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大眾普遍缺乏基本金融知識,在此背景下,盲目涌入金融市場面臨極大風險,加強國民金融知識普及和理財能力培養已迫在眉睫。由于金融知識復雜艱澀、專業度高等特點,財商知識普及進程緩慢,提升國民財商素養仍然存在諸多難點。如何引導行業合規、健康發展,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是當前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認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消費者是整個龐大金融運行生態中的重要節點。理性、持續、健康的金融消費對于倒逼金融運行環境的穩健發展又是重中之重。財商教育在金融消費者保護與教育體系里偏基礎性,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標準化、體系化和自律性。教育與保護、創新與發展,要避免對立起來,財商教育要多尊重多敬畏市場風險,行業發展越快,越要重視精細化管理。
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魏晨陽表示,數字化重新定義了行業,包括金融的邏輯和風險。我們在財商教育領域遇到的一些實踐問題,由于互聯網發展快的原因,在行業規范治理方面是處于探索領先地位的。防騙是財商教育的重要方面,核心是認清市場風險。從監管角度看,及時監控、辨別可能誤導消費者的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非常重要。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車寧認為,財商教育與經濟快速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密切相關。消費者最重要的一項權利就是知情權,財商教育要避免互聯網風險放大效應,嚴格區分教育和營銷的界限,守住正當競爭、合規經營的紅線,從廣告層面把好關,杜絕信息安全的問題。
爾灣科技聯合創始人白柏介紹了旗下啟牛學堂開展線上財商知識互動分享的做法。大眾投資理財需求不斷增長,為財商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但行業發展與合規經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及時認清行業發展規律,深化自身合規建設,切實遵循監管要求,才能在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中信建投證券經管委個人金融部負責人秦紅亮認為財商教育對于消除消費者金融知識盲區,化解投資風險十分必要。盈米基金副總裁林杰才表示投資者教育僅靠金融持牌機構是遠遠不夠的,線上教育能夠覆蓋更多數量的用戶,如果大眾財商素養提升了,理性投資就更安全了。
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和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公平競爭審查科相關負責人從一線執法的角度做了分享。從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案例來看,行業從業者要加強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理解并嚴格遵循,深入掌握禁傳和商業特許經營有關規定,加強自律,積極配合執法部門保障消費者權益。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一支隊長胡之群從今年辦理的一批實際案例出發,強調行業發展要自律、自管、自儆,從銷售、培訓、宣傳等多個方面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管部門形成良好的互動,履行好社會責任,絕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
針對多位代表提到的財商知識互動廣告營銷議題,市場監管總局廣告司監督處二級調研員唐曉東指出,一方面,財商知識互動行業可以將如何識別虛假違法金融廣告納入教育培訓內容,另一方面財商教育從業者在開展廣告宣傳時應守法合規,禁止對培訓效果作出保證,不能利用專業人士名義虛假代言。
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冬偉表示,財商知識互動行業具有在線教育與金融服務雙重屬性,敏感度較高,更要處理好規范和發展的關系。一些新興的行業,一開始就要走規范健康發展的路子,不要等到問題暴露顯現導致整個行業“塌方”。對于快速發展、帶互聯網屬性的行業,要善于運用市場監管政策組合工具,比如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規范行業準入門檻等,促進行業整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