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質量新聞盤點:禁止在“洪澇”地區哄抬價格
2023-08-0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過去的一周里(2023年7月31日——8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地方市場監管局發布了許多跟企業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政策。
7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和《禁止壟斷協議規定》有關規定,約談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氏)、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胞胎)、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等四家生豬養殖企業。
8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帶隊赴河北省涿州市、北京市門頭溝區調研指導暴雨洪澇災害地區價格監管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3版)》(以下簡稱《細則》),進一步加強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工作,保障肉制品質量安全,促進肉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汛期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穩定的7項公告
近期,部分地區因超強降雨引發洪澇。為保障洪澇地區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務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制止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對相關經營者提醒告誡如下:
一、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捏造散布貨源緊張或者市場需求激增的信息。不得捏造散布其他經營者已經或者準備提價的信息。不得散布信息,誘導其他經營者提高價格。
二、不得囤積居奇。不得無正當理由,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較大波動的重要民生物資。
三、不得推動價格過快過高上漲。不得強制搭售商品,變相大幅度提高價格。不得在成本未明顯增加時大幅度提高價格,或者成本雖有增加但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
四、不得串通漲價。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不得違反明碼標價規定。標價要做到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識醒目,價格變動要及時調整。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六、不得價格欺詐。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虛假標價、虛假折價、虛假減價、低價誘騙高價結算、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價格承諾。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等強制平臺內經營者進行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標示。
七、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利用價格手段侵犯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市場監管總局啟動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
為切實幫扶企業解決節能降碳的計量難題,推廣先進的節能降碳計量管理理念和技術,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提供計量支撐,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山東部署開展啟動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和《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積極開展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探索,為建立完善碳計量管理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碳排放計量審查工作提供實踐經驗。
CNAS順利通過亞太認可合作組織(APAC)國際同行評審
2023年7月10日至21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接受了亞太認可合作組織(APAC)四年一度的國際同行評審。來自12個國家認可機構的15位國際同行評審員對CNAS進行了為期10天的遠程評審。經過全面細致地評審,CNAS順利通過APAC國際同行評審。
四年一度的國際同行評審對于維持認可機構的國際互認地位具有決定性作用。按照國際認可合作組織IAF和ILAC互認規則,國際同行評審由區域認可合作組織實施,認可機構通過維持區域認可合作組織的互認資格而維持IAF和ILAC國際互認資格。
湖南22項專利獲中國專利獎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24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湖南省共有22項專利獲獎。其中,中國專利金獎2項,銀獎2項,優秀獎17項,外觀設計優秀獎1項。此外,湖南省知識產權局榮獲中國專利獎最佳組織獎。
據了解,湖南此次獲獎的專利項目涵蓋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優勢或特色產業。其中,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變頻裝置及其功率擴展方法”、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臂架監測方法、系統、工程機械及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變頻裝置及其功率擴展方法”原創性地提出了“構型化功率擴展設計+電網友好型多模塊均衡高效控制+多物理場耦合集成優化+電磁兼容關聯矩陣”的電力電子變換技術,相比當下軌道交通、工業變頻和新能源發電等領域的同類技術,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改善性能、提升品質等方面均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解決了市場需求多樣化和產品系列簡統化之間的供需矛盾等難題,填補了國內變頻領域技術空白,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該專利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軌道交通、工業變頻和新能源發電等領域,參與“復興號動車組”“大興機場”等重點工程,實現多個領域國內首創工程和產業化應用,產值上百億元。
反壟斷法系列宣傳活動廣東專場全面啟動
7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實施15周年暨修訂一周年系列宣傳活動(廣東專場)在廣州正式啟動。
據悉,新修訂的《反壟斷法》進一步加強了對行業協會的監管力度,行業協會在引導行業自律和規范發展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中的積極作用,此次活動安排多位國內反壟斷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反壟斷處執法人員宣講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規制以及經營者集中審查等方面內容,加深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對反壟斷法律法規的理解和執行能力,提高壟斷風險識別與合規管理意識。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將以《反壟斷法》實施15周年暨修訂一周年為契機,以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為主線,不斷加強行政指導與宣傳普法,引導各行各業規范有序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依法查處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件,以案普法、以案促改,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湖北企業數量首次突破200萬戶
從7月30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新登記經營主體76.76萬戶,總量達787.31萬戶,較去年底增長6.91%。截至6月底,全省企業戶數達203.51萬戶,首次突破200萬戶大關。
上半年,全省“三品一特”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你點鄂檢”服務115萬人次,深入推進制止餐飲浪費,發布全省首個反餐飲浪費團體標準。查辦“兩品一械”案件2309件,案值1887.85萬元,移送司法案件35件。特種設備監管扎實推進,開展“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強化隱患排查整治,整改嚴重事故隱患164個,召回問題“雙頭瓶”1.1萬只。產品質量監管全面推進,開展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回頭看”,完成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任務1.05萬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560批次,發現率為5.35%。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