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盡管發改委目前已經認定,京東、蘇寧、國美存在價格欺詐,但還沒有最終定案,也沒有進行相關處罰。但專家表示,如果價格欺詐成立,三家電商將面臨高額的罰款。
北京市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表示,如果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去低于成本價銷售,依據國務院《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要對它進行處罰,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倍以下的罰款,如果沒有違法所得,要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采取一種虛構的價格欺騙信息和其它手段使消費者上當受騙,也將沒收商家的違法所得,并處以五倍以下罰款,如果沒有違法所得的,要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工商部門可以要求它整頓,或者吊銷它的營業執照。
另外,邱寶昌還表示,除了法律法規的處罰以外,如果價格欺詐成立,在民事上,消費者也可以向商家提出賠償。“如果我們的消費者在這些活動當中受到了虛假價格信息的誤導,上當受騙了,他們可以依據價格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商家雙倍賠償。”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行業應該從電商價格戰中反思,未來的電商市場的價格應該趨于合理。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認為,“不管是供應商,還是電商、實體店,通過這件事會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使得價格競爭更為規范化,也能符合相關各方的利益。”(中新網I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