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系商業帝國真實圖景:多層交叉持股 關聯企業騰挪有術
在梳理中興通訊的股權關系時,其背后復雜的結構常常顯得云遮霧罩,但當一家一家抽絲剝繭地厘清其旗下多家控股公司的股東關系時,可以發現,不少與中興通訊存在著業務關聯的子公司或參股公司,在其股東名單上或多或少浮現著中興通訊多位高管或骨干的身影。
由此出發,圍繞中興通訊衍生出大量關聯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能源、音樂等多個行業,這些企業到底在侯為貴們的商業帝國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它們又為上市公司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11月17日,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擬出售所持有的長飛投資股權。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興通訊與子公司及關聯企業之間的利益糾葛,始終為外界所詬病。
“這一行動在證監會的統一要求下展開。”中興通訊負責戰略業務的副總裁孫枕戈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后,即使是高層,如果并非子公司員工,也不會再持有子公司股份。”
長飛投資成立于2003年,主要承擔中興手機的研發與生產任務。目前已擁有4家控股企業:深圳市興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飛科技)、深圳市睿德電子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德電子)、深圳市立德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德通訊)和深圳市康銓機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銓機電)。
前任總裁殷一民并不贊同上市公司的計劃,在審議相關議案時,他投了棄權票。不過在部分員工看來,出售長飛投資股權的決定,于公司清理子公司及關聯企業的過程中,具有“標本意義”。但他們也許過于樂觀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就在決定放棄長飛投資股權之前,中興通訊于今年8月入股了長飛投資控股的企業之一——興飛科技,并持有12%股份。
此外,中興通訊的中高層們也與長飛投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中興通訊大股東為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新),持股30.76%,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興維先通)則持有中興新49%股權,西安微電子和航天廣宇分別持有剩余的34%和17%股權。
中興維先通的股東,則是以侯為貴為首的中興高層和元老們。其中,侯為貴本人持股18%、殷一民持股5%,其他如史立榮、韋在勝、諸為民、周蘇蘇等持股3%,何士友持股2.1%。
事實是,在長飛投資的控股企業中,仍舊閃現著中興新和中興維先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