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盒子“觸礁”記:雷軍踩著的“紅線”
2012-11-29 07:20 新快報
對于小米盒子的“觸礁”,雷軍和小米科技都沒有官方回應,外界對其做“盒子”的動機也有諸多猜測。有觀點認為小米盒子只是雷軍的試水行為,小米電視才是真正的目標,小米盒子的作用是試探廣電總局的底線。也有分析認為雷軍在小米2代手機剛上市不久就急著推小米盒子,顯示基于打破手機業務的天花板:與小米1代上市時相比,四核小米2代價格優勢并不明顯,目前市面上包括聯想K860、華為榮耀2和谷歌LGNexus4在內的四核手機的性價比均不遜色于小米2代;同時,業界對小米手機的供貨量及“期貨手機”模式也提出越來越多的質疑。
繞不過去的牌照
目前,中國將普遍意義上的互聯網電視切割成三份,發三種牌照:一個是IPTV,通過電信網接入;一個是數字電視,通過有線數字電視網接入;一個是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電視,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普通網絡接入。這三個都有牌照,而且只發給國家廣電總局認可的廣電機構。截至目前國內共發布了7張互聯網電視牌照,分別是央視國際CNTV(中央電視臺為申請主體)、杭州華數(浙江、杭州電視臺聯合申請)、上海文廣百視通(上海電視臺為申請主體)、南方傳媒(廣東電視臺為申請主體)、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及中央人民電臺。
按照技術分類,小米盒子等互聯網機頂盒屬于OTTTV,即開放的互聯網視頻服務,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PAD、智能手機等。目前國內對廠商提供OTTTV服務有3個基本要求:1.其播出平臺,必須由獲得牌照之集成服務商(央視、文廣、華數)提供;2.其內容來源,必須由獲得互聯網內容服務牌照的廣電播出機構提供;3.電視設備中對播出平臺及內容來源的集成要求,即一臺電視機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戶端,但同一品牌不同型號可以植入不同的客戶端。
顯然,在互聯網視頻內容進入電視屏幕這件事情上,牌照是繞不過去的。而牌照所代表的就是一個播控平臺,實現播出的視頻內容可控的目的。一家既從事互聯網視頻服務,也提供OTTTV盒子服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互聯網電視服務上,播控平臺的角色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硬件必須接入一個具有合法資質的播控平臺,前述多家具有播控平臺資質的企業本身也有提供互聯網視頻服務,那么,硬件企業可以選擇既使用其播控平臺,也使用其內容服務,實現一站式合作;硬件企業也可以選擇跟其他互聯網視頻內容供應方合作,前提是后者也同樣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內容牌照,然后將后者的互聯網視頻內容接入播控平臺,接收播控平臺的統一管理,這種情況下,播控平臺就是一道門檻。
被擋在電視屏幕之外的視頻網站
也正是基于這種合作模式,眾多的視頻網站被擋在了電視機屏幕之外。因為目前國內互聯網視頻網站大部分都是依靠廣告模式盈利,但播控平臺主導的互聯網電視卻難以走得通廣告模式,而是采用用戶繳費月費,或者硬件廠商為消費者埋單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視頻網站能分到的收入也被分流。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2《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3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4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5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6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7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8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9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10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