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者對手機電池待機時間短最為不滿,電池質量同樣不容樂觀。豐厚的利潤吸引良莠不齊的廠商進入手機電池行業,制訂行業統一標準是大勢所趨
手機,被稱為者的貼心小秘書,消費者對手機滿意度如何?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09年全國手機消費者滿意指數測評情況,結果顯示滿意度為72.2分。其中,消費者對手機電池待機時間短最為不滿。
“手機電池標準的統一工作”作為一個方便用戶且利于環保的新舉措,已經推進三年有余,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進展時間表。據了解,標準化的統一在技術上已實現,而推行的阻礙主要來源于國外一些手機巨頭,電池利潤的巨大也成為標準化進程上的一塊“絆腳石”。
待機時間短維修卻無門
中消協發布的2009年全國手機消費者滿意指數測評情況顯示,多數手機品牌消費者忠誠度不高,僅為61.3。盡管近幾年手機投訴總量有所減少,但并不意味著問題減少,而是部分消費者放棄維修。另據報道,近些年來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越來越快,其中大部分更換手機的原因卻非消費者主觀意愿,而是無奈的“手機電池”問題所致。
在歐美等國,一般手機待機時間不少于7天,而在國內很多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每待機時間不斷縮短,甚至每天都必須充電,致使手機還很新,卻不得不更換。
近日有專家透露,一些跨國企業正在對手機實施“有計劃的廢品化”,其中縮短手機電池待機時間為主要方式之一。同時,手機電池售后服務部分也是消費者投訴的重要問題之一。
知名品牌手機的保修期一般為一年,而手機電池卻無法提供維修服務,只規定在6個月內可提供換貨服務。而待機時間縮短的問題往往出現在電池使用半年之后,這在時間上已大大限制了消費者享受手機電池的售后服務;而廠家規定的更換手機電池的條件也是相當的苛刻,只有在電池無法保障手機正常工作的情況才可以,一般消費者無法提供商家所認可的確切證據,光憑消費者的口頭陳述商家一般不予理睬,致使消費者換貨無門。而購買了雜牌手機的消費者,想要享受手機電池的售后服務更是難上加難。
電池容量多虛報安全隱患需關注
隨著超長待機的概念在手機市場的流行,手機電池的容量不斷攀升,超長待機10天或者一個月等廣告語時常出現在各大手機海報的醒目位置。超長待機概念不斷被炒作,賺足了人氣、贏得了市場。
事實上,超長待機卻并不一定如廠商宣傳的那么長,甚至在技術根本無法實現那么長。據工商檢測人員解釋:“手機電池容量4000毫安,這相當于筆記本電腦電池容量的一半,但手機電池的體積、重量卻只有筆記本電池十分之一,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而隱藏在手機電池背后的安全隱患問題,更值得人們關注。
近日來,電池在充電時突然起火爆炸等案例時有發生。據媒體報道,廣州一位黃小姐在給手機充電時,充電器突然爆開,“黃光四濺,連墻壁都發黃了,連旁邊的充電器盒都飛開2米遠!”所幸爆炸并沒有傷人。有業內人說,目前市面上的手機以及配件產品良莠不齊,而不正規廠商生產的大容量手機電池質量的更令人堪憂,因其電池容量大萬一發生爆炸事故破壞性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