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劍客、門客、騷客——從古到今,流行一時的群體都被人們稱作“×客”,F(xiàn)在,有了網絡,就又有了黑客、閃客、博客、維客……其中,博客流行最廣,從2000年起,開始成千上萬涌現(xiàn),成為一個熱門概念。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07年元月,全世界博客數(shù)量,已達到百萬之眾。
博客到底是什么呢?說得通俗一點,博客就是一本個人的網上日記,每天花上20分鐘,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點什么,記錄生活,記錄心情,記錄所見所聞,同時也可以談天論地,發(fā)表自己的高見。在形式上,博客把各種已經常用到的網絡工具,如網絡相冊等融合在了一起,圖、文、聲、色并茂,有點像一個混血兒。
博客的功能之強大,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這么說吧,人們幾乎每天都在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的新功能。
“是博客讓我認識了很多知心朋友!”你可以聽到很多人這樣說。記得兒時,我喜歡寫日記,但日記本上往往會加上一把“鎖”,這把“鎖”不僅“鎖”住了日記本里的內容,似乎也“鎖”住了我的心,阻斷了我跟他人的交流。真的不需要交流嗎?非也!那么誰能打開人們的心扉呢?博客似乎做到了:或許在你的同學、同事、朋友中,難以找到一個真正懂你的人,但在浩瀚的網絡海洋中,敞開你的心扉吧,大膽地寫給別人看,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知己無處不在!
而且由于我們在博客上發(fā)表的文章都是直抒胸臆、口吐心聲,我們是用心在交朋友,相互之間不存在利害沖突,不存在金錢交易,彼此間不必客套,也無須無聊的應酬,因此乃真正的“君子之交”。
古人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rdquo;倘若你的博友多多,那就恭喜你了,你獲得的不僅是一群朋友,而且是無數(shù)個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機會。網絡之大包羅萬象,博客之博博大精深。瀏覽眾多博友的博客,能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開拓自己的思路,增長許多見識,獲取大量信息。
博客,將很多志同道合的博友集合在一起,成為他們之間的紐帶。個人博客是記錄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想,是一個人的“家”;博客群是很多人共同的“家”,在這個“家”里,人人有充分的發(fā)言權。博客正在成為一種新型的論壇,與E-mail(電子郵件)、BBS(論壇)、ICQ(最早的聊天工具)并駕齊驅,成為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
2006年之后,各式各樣的博客設計大賽出臺了,中華英才網的“海外實習營”活動,就為720名大學生開通了自己的博客, 其中個人照片、創(chuàng)意實習求職信等為必選項。
我曾看到某一外企員工,在博客上披露自己所在的公司剝奪員工的隱私權,管理人員對員工進行蠻橫干涉與粗暴的人格侮辱,于是他辭職了。由于他在博客中出示了許多無可辯駁的證據(jù)(包括用人合同中的侮辱性條款),該事件引起了有關部門關注,最終他獲得了應有的賠償。該事件展示了博客的另一個功能—普通民眾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有力武器。
博客的出現(xiàn)也開始動搖傳統(tǒng)新聞媒體的絕對權威。“9·11”事件后,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戰(zhàn)爭博客(WarBlog),因此而繁榮起來。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不在《美國之音》,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對事件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不出自某個著名記者的筆下,而是在諸多普通民眾的博客之中。
這是因為在傳統(tǒng)媒體上發(fā)表一篇文章,要過編輯、主編等幾道關卡。但在博客上,只要不違反法律,你可以自由發(fā)揮,自由寫作,無須經過任何人的審閱和修改。
想想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根本性的變化!博客,讓我們每個普通人成了一個新聞源,發(fā)布新聞從此不再只是新聞官和媒體的事了,每個開博客的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新聞“詔告天下”(前提是不違反法律)。在博客上,我們每個普通公民,從被動的新聞接受者,被動的閱讀者、觀看者、跟隨者,一舉變成了新聞的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與發(fā)布者!換言之,每個公民生而有之的基本權利——知情權和發(fā)言權,在博客上落到了實處。
正因為博客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真實的民意,也成了民眾議論時政的一個場所,因此一些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通過博客了解民意,通過博客與民眾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這在媒體上已經有報道,這是博客的又一個巨大的新功能。
網絡在發(fā)展,博客的形式也越來越精彩紛呈。在后博客時代,錄音、視頻也被搬上個人博客之中,也被稱為播客。沒有人知道,播客之后又會是什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網絡世界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它能不斷地給你帶來驚喜,能讓你的生活無限精彩。
博客,開放的自留地
2008-03-12 23:24 《中國質量萬里行》 煒煒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xiàn)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yè)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