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新聞網5月27上午訊 5月25日下午,十余名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們在城區和平路上一家“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辦理了汗蒸部的“有氧汗蒸會員卡”,可是沒等把卡里的金額使用完,這里的“汗蒸部”竟然“蒸發”了,所辦的卡也成了無效卡。記者5月26日就此事進行了采訪。
消費者
卡內余額作廢
26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濰城消協投訴科看到,房間里已坐滿了前來投訴的消費者。據前來投訴的姜女士介紹,她今年3月份和朋友去“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洗了一次汗蒸,當時感覺挺好,于是就辦了一張2000元錢的卡。4月初“交好運”開始裝修。等到5月6日重開業,她拿著卡準備去洗浴的時候,工作人員竟告訴她汗蒸部沒有了。
據姜女士介紹,她當時去找了“交好運”的一位李姓經理,該經理說汗蒸部是“交好運”租出去的柜臺,現在經營汗蒸部的人已經走了,先前在汗蒸部所辦理的卡也不能去其他的美容、美發等部門使用。
記者細數了一下,來到濰城消協投訴的消費者一共有12名,全部都是女性,年齡從20多歲到60多歲不等。
同在城區金通大藥房工作的馬女士和蘇女士是代表30多名“上當”的消費者前來投訴的。據馬女士介紹,她們去年12月份在“交好運”的汗蒸部辦的卡,當時是辦了一張價值2000元的,到2010年春節前后,她的同事、同學、朋友有30多人陸陸續續在這里辦理汗蒸卡,他們有些人到現在還有一次都沒有洗的。
店方
無汗蒸部財務 自稱是受害者
眾多消費者隨后一起去“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討要說法。
記者跟隨這些消費者一起來到位于和平路與福壽西街交叉口南側100米處的“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面對眾多消費者,一名王姓的工作人員說道:“我們從來沒有這種卡,我們刷不了這種卡,我們的‘Poss’機上也沒有這種系統”。面對眾人的質問,該工作人員說道:“我們經理不在,去哪里了我不清楚;你們可以讓審計公司來查賬,我們根本沒有‘汗蒸部’的賬。”
隨后,幾名消費者帶領記者來到了她們曾經來進行洗浴的汗蒸部。“原來從這個門進去就是我們洗浴的地方,門上都貼著‘汗蒸部’的廣告牌,現在都用別的牌給蓋上了。”一名消費者用力地推了推門,這道門已經被上鎖無法打開。
隨后,記者聯系了“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的負責人張經理,張經理對記者說:“這是別人租的我們的房子來經營汗蒸這項業務的,與我們沒有關系,這些人都是在租我們房子的那一方辦的卡,錢也是交給他們的,我們根本沒有收他們的錢。”當記者問到消費者所辦的“有氧汗蒸會員卡”上印有“交好運”的名字時,張經理回答道:“他們是自己辦的會員卡,與我們自己的會員卡完全不一樣,其實我們也是受害者,到現在出租方還欠我們兩個月的房租,現在我們已經把他們起訴至法院了。”
消協
建議訴諸法律
記者從濰城消協了解到,近期,他們陸續接到了多起關于“交好運有氧汗蒸會員卡”的投訴,已經登記在案的有49例。
據濰城消協秘書長于恩勝介紹,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后,濰城消協的工作人員聯系了“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的負責人。當時該負責人的解釋是汗蒸部是“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租賃出去的柜臺,現在承租方已經找不到了,只有等找到承租方把錢要回來才能解決問題,并且答應星期一給我們一個答復。
“25日,我們濰城消協的工作人員再次詢問‘交好運美容美發中心’的負責人,但對方不接受我們的調解。”于恩勝對記者說。隨后,當著記者與12名消費者的面,于恩勝撥通了“交好運”負責人的電話,但對方不肯接受調解,并說“不用你們消協調解”。
據濰城消協一名工作人員介紹:“《3·15消費維權手冊》第六章第三十八條指出。‘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也就是說無論他們是何種情況,都應該賠償消費者的損失,這些消費者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應有的權益。” (鄭毅 劉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