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高晨 馬文婷) 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計,本期(2010年4月16日至2010年4月22日)共139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其中保證收益型43款,保本浮動收益型9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87款。所有到期理財產品中,有1款遭遇零收益。
一款到期產品零收益
遭受零收益的產品是花旗銀行的“1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賬戶掛鉤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基金”產品。該款產品為保本浮動收益型,發行于2009年4月,投資期限為1年,于2010年4月22日到期。該產品收益結構設計為:1、產品投資期內,只要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從未大于20%,到期可獲得投資收益率等于5%+(50%×掛鉤基金期末絕對表現);2、產品投資期內,若曾有一個交易日掛鉤基金絕對表現高于20%,但從未大于40%,則到期可獲得5%的投資收益率;3、產品投資期內,只要有過一個交易日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大于40%,則到期投資收益率為0。而實際情況是,2009年7月末掛鉤基金的漲幅已經超過40%,導致掛鉤基金的絕對表現大于40%,因此產品到期錄得零收益。
本期其他到期理財產品均實現預期收益。它們的投資對象多為信貸資產、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票據資產或者以上幾種對象的組合。因這些投資對象均為穩健型資產,投資風險較低,此類產品均實現預期收益。本期到期理財產品中,實際年化收益率達4%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有11款。東亞銀行的““溢利寶”投資產品-系列18(人民幣)-AH股指數基金保本投資”產品表現突出,到期收益率高達12.04%。產品為保本浮動收益型,發行于2009年4月,投資期為1年。由于經濟回暖復蘇,掛鉤標的均在產品投資期內呈上漲態勢,使得產品到期獲得較好表現。重慶三峽銀行的“建設美麗山水城市3號”產品到期獲得7.20%的收益率。除此兩款產品而外,其余9款獲得較高收益率的產品均為信貸類。
七成QDII產品凈值縮水
受海外金融市場普遍下挫的影響,本期僅約三成比例的QDII理財產品凈值有所增長,所有QDII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57%。其中,花旗銀行的“百達基金-保安(歐元)”產品上周上漲3.20%,成為周漲幅最大的產品;而周跌幅最大的則是花旗銀行的“貝萊德全球基金-世界礦業基金(歐元對沖)”產品,其凈值上周下降4.78%。
截至4月22日,正在運行的263款QDII理財產品中,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產品有108款。其中,渣打銀行的“開放式結構性投資計劃瑞銀彭博固定期限黃金超額回報指數(UTSN003)”產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運行以來的累計收益率達到56.87%。
從運行期限看,運行期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QDII理財產品有49款,自運行以來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0.70%。運行期在2年以上的QDII理財產品共162款,自運行以來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