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一些食品加工企業用豬血制作假鴨血豆腐。這些“鴨血”除流入一些批發市場外,甚至還進入了稻香村的店鋪,以出廠價6倍的價格銷售。針對一些加工點用豬血冒充鴨血豆腐,并流入老字號北京稻香村部分門店一事,14日,北京市食品辦表示已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要求盡快查明情況。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則回應并致歉稱,對此事負有管理責任,鴨血制品并不在公司日常銷售范圍內,是問題門店擅自超范圍經營,相關門店負責人已被停職檢查。目前稻香村也暫停了豬血銷售。
網民認為,用豬血冒充鴨血牟取暴利,顯然已經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應該被嚴格查處。同時,更應建立食品安全執法長效機制。
老字號以次充好令人震驚
用豬血冒充制作假鴨血豆腐這一事件牽扯到了知名的老字號企業,立刻引起網上輿論高度關注“稻香村和假鴨血”成為網絡上的新聞熱搜詞。眾多網民對正規食品生產企業及老字號涉嫌以次充好表示震驚。
網民“瞻仰高天的海”說“稻香村可是百年老字號,連老字號都靠不住了,我們還能吃什么?”
署名“廬角”的網民說“沒想到老字號也出這樣的事。還有什么可以相信?”
署名“孫鵬”網民認為,稻香村作為近百年的老字號,居然用豬血冒充制作假鴨血豆腐,用假血也就罷了,居然以出廠價6倍的價格銷售,筆者在這里只想用四個字來形容為老不尊。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些小商小販以身犯險也就罷了,算是被逼所迫,但你一個堂堂的“巨人”卻也行此下作之事,則是不可原諒的。
網民“舒圣祥”認為,如食品專家所言,用豬血冒充制作鴨血豆腐,不但以次充好、違法經營,而且可能會在加工過程使用添加劑,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豬血變鴨血”最常用到的一項“添加劑”就是甲醛。
假鴨血豆腐為何死灰復燃
網民“小寶寶熊”說“以豬血冒充鴨血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問題在于僅是豬血還好,無非就是被騙了,還要摻雜各種化學有害物質,就是被害了。”
網民“賈芳”認為,在食品安全事件接連曝光的今天,關于假鴨血的丑聞已經算不得駭人聽聞。事實上,只要百度一下“豬血變鴨血”,各地已經被曝光的類似新聞簡直不勝枚舉。2008年有媒體就曾曝光過假鴨血豆腐。為什么在4年之后,假冒鴨血依然存在,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種假冒的鴨血如何能夠通過重重環節,并且在稻香村這樣的老字號正規企業里銷售?
署名“曉雪”網民認為,正規肉聯廠,光是正規這兩個字就讓百姓能放心再放心,相信從這兒生產出的東西不會出現問題,因為這樣的公司有信譽,有口碑,有保障。然而,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讓老百姓失去了判斷能力。每曝出一次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便會進行查處。從近幾年來媒體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可以看出,問題曝光了監管部門才會去查處。百姓為什么寧愿向媒體提供線索,也不愿向監管部門舉報,究其原因是監管部門不作為。
“舒圣祥”說,早在4年前就有媒體連續關注過假鴨血豆腐,北京市工商局市場處也曾要求對涉及的市場展開檢查。但為什么如今假冒鴨血依然存在,而且不再限于新發地、岳各莊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菜市場,而是連正規的肉聯廠和老字號的稻香村都卷入其中?假鴨血豆腐究竟為何死灰復燃?
嚴懲違規企業更須長效機制
署名“賈芳”的博文認為,食品安全不應該有“下不為例”。對于稻香村出售假鴨血事件,必須以最嚴厲的處罰讓其感受到疼痛,直至一票否決關門歇業。要杜絕食品安全事件,必須加大食品安全懲罰力度。
網民“張帆”認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擔心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和打擊如同一陣風,形不成一個嚴管、重罰、打擊的長效機制。要保證食品安全問題徹底扭轉,要保持嚴管的高壓態勢,要形成長效機制,而不能刮風。
(史麗 整理)
已有61000條與稻香村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