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黎川南城建立跨界河湖保護管理機制
2024-10-16 來源:黎川縣水利局 點擊:次
10月16日,江西省黎川縣水利局三樓會議室氣氛熱烈,黎川縣河長辦與南城縣河長辦在此召開“黎川縣南城縣跨界河湖保護管理機制聯席會議”。此次會議標志著兩縣在跨界河湖保護管理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會前,兩縣河湖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深入黎川縣與南城縣交界的撫河黎灘河流域進行了巡河。他們仔細查看河流水質狀況、水體岸線保護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生態環境隱患。
為加強黎灘河流域南城、黎川兩地跨縣河湖管理,構建河湖長制協作機制,推動實現兩地河湖聯防聯控聯治,經雙方協商,制定了撫河黎灘河流域跨縣河長制合作協議。
該協議涵蓋了多個方面的重要機制。首先,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健全河湖長制工作信息交流平臺,定期通報跨縣河流水質狀況、水體岸線保護以及生態環境隱患等信息,確保兩縣目標同向、問題同治、成果同享。每季度相互通報水質監測相關信息,遇突發水污染事故更是每日通報污染源、水質監測、水量等關鍵信息。
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將促使跨界河湖系統開展綜合整治。在制定綜合整治方案時,充分考慮防洪、生態、群眾生產生活因素,廣泛征求整治涉及區域相關方面的意見,力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河流治理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融合。
聯合巡查執法機制為河湖保護提供了有力保障。南城、黎川兩縣河長辦不定期組織開展交界河湖的聯合巡查,遇重大問題可提請縣級或市級河長進行聯合巡查。嚴厲查處各類涉河違法行為,堅決打擊污染河湖水體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探索跨縣河湖涉河涉湖案件聯合執法及河湖環境污染糾紛案件溯源協查。
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相互致函等形式,實現溝通、通報河湖管護相關情況,促進經驗交流、信息互通。重點分析研判解決跨區域性非法采砂、非法捕撈等水生態環境問題,每年至少舉行 1次聯席會議,視情況還可臨時召開。
河湖聯合保潔機制明確雙方按屬地原則開展跨縣河湖日常保潔工作,在洪水過后、水葫蘆和藍藻集中生長等特殊情況時,雙方河長辦協商處置。
水質聯合監測機制除國家規定的跨界斷面水質監測外,雙方河長辦協調相關主管部門定期聯合開展跨界斷面水質監測。
生態環境事故協商處置機制要求對跨縣河流上下游及周邊地區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污染源企業及入河排污口的日常監測。一旦發生生態環境破壞或環境治理異常等情況,上下游主動告知對方,協作妥善處理。發生跨界水污染事故時,兩地共同參與調查。
此外,還建立了聯絡員制度,雙方河長辦各確定 1名聯絡員,負責具體聯絡事宜,加強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
黎川縣與南城縣此次跨界河湖保護管理機制的建立,為兩地的河湖生態保護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其他地區的跨界河湖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撫河黎灘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將得到更好的保護,為當地百姓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