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高漲,沒有合適的投資方式時,很多人寧愿選擇消費,也不愿意讓錢躺在銀行的保險柜里貶值。但面對銀行所謂的無息貸款產品時,消費者還是應該擦亮眼睛。
近幾年,各銀行紛紛推出各類消費貸款、預借現金等產品,很多消費者也經常會收到銀行客服的電話或短信,主動推薦相關貸款產品。
受房產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銀行放貸開始收緊。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把目光瞄準了消費貸款。同時,銀行也通過提供各類貸款產品,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面對手續簡單,甚至號稱無息的貸款業務,謹慎的人通常認為不可能有這等好事,沖動的人則不怎么考慮便申請了相關業務。
對于預借現金業務,雖然從表面看的確不用支付利息,但貸款人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用。而根據貸款額度和期限不同,支付的手續費也不盡相同。
預借現金業務,不同的銀行手續費也不一樣,從銀行借錢花沒那么容易,看似簡單的價款手續,會讓貸款人背負較高的利息壓力。所以當消費者準備申請相關業務之前,最好算清自己的借貸成本。面對銀行推出的各種簡單、便捷的貸款產品,到底哪一款適合自己,還需要仔細計算。
目前,銀行的貸款方式主要有:信用卡預借現金、信用卡分期付款、無抵押貸款。用戶在貸款前,不要被銀行所謂的無息貸款沖昏了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通常都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看似不多,如果算成利息,還是比普通貸款高。
所以,無論是利用信用卡預借現金,還是申請無抵押貸款,都是應急使用,用戶千萬不能用來做風險投資。而且一旦資金充裕,就應立刻向銀行還貸,避免“滾雪球”效應造成利息越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