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不銹鋼管代替銅管,偷工減料還是技術創新?
2010年3·15期間中國質量萬里行首次披露了空氣能熱水器行業無證生產、“貼洋名牌”、不實宣傳、技術短板、售后缺失、價格虛高等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2010年3月:《空氣能熱水器:魚龍混雜》)。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傍品牌”、“假洋品牌”、“偷工減料”等一系列行為,折射出這一從“草根”起家的行業在發展中依然存在諸多弊端。行業進入門檻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售后服務空白、低價競爭層出不窮,直接降低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家用機3C認證覆蓋不全問題突出
調查發現,功率超出10匹以上的商用機達62.6%沒有工業生產許可證,認證覆蓋不全問題突出,市場售后服務混亂。
家用機市場份額逐漸在加大,格力、美的等大品牌的品牌和服務號召力使得其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但其價格相對比較高,使得其它眾多二三線品牌搶占不少市場份額。
家用機突出的問題是3C認證覆蓋不全,有的根本沒有認證,中國質量萬里行明察暗訪小組在調查中發現,家用機承壓水箱里內藏貓膩:不銹鋼管代替銅管,且目前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
“虛假宣傳是肯定存在的了,因為他們宣稱水箱里用的是銅管。”廣東省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第一分局黃聰局長告訴記者。
對此現象,搞標準出身的黃局長指出,就看企業對此產品有沒有進行標準備案,沒有國家標準就按照行業標準組織生產,沒有行業標準就要主動到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進行登記標準備案,自行制定企業標準并經技術監督部門批準備案。
如果標準規定原材料是用銅管,而企業用了不銹鋼管代替,就涉嫌違反認證規程,其它以次充好、能效效率問題姑且不論,就擅自變更關鍵原材料一條,就可以取消其取得的3C認證資格。
國家標準明確規定:當產品在設計、工藝和材料等方面有重大改變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而取得合格型式試驗報告,是申請認證資格的前提條件。
針對空氣能熱水器承壓水箱用不銹鋼管代替銅管的行業現象,記者走訪了廣州、中山、江門等地的多家整機生產廠家和水箱生產廠家。
對此現象,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分成兩個對立陣營。記者對此展開了詳細調查。
反對陣營(主要是水箱采取外盤管的生產廠家):
明目張膽的欺詐,應堅決予以取締
聲音一:目前銅是八萬元一噸,而不銹鋼才兩萬多一噸。此種行為是明顯的偷工減料行為!認證時用銅管,生產時用不銹鋼管,明目張膽地欺詐消費者。執法部門應對之進行執法檢查堅決予以取締。
聲音二:不銹鋼管代替銅管還會影響機器的壽命。不銹鋼盤成的內管,技術上解決不了焊接接口生銹漏水的問題。同時由于不銹鋼導熱性能比銅差,有的不良商家用不銹鋼代替銅管還照樣偷工減料,減少管道的米數,目前發現用不銹鋼管的有用15米—35米的不等,嚴重增加壓縮機的負荷,從而引起機器短命。
對此,記者了解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熱泵熱水器》國家標準,早在2009年9月1日已經正式出臺實施。該標準統一了家庭用空氣能熱水器的測試條件和方法,并規定在標準環境下,其能效比不低于3.4,循環加熱能效比不低于3.7。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能效真正達到國家標準的品牌不多。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尤其是水箱采取外盤管的品牌,某知名品牌的能效只有2.5-2.7,送檢時用的是內盤管能效就當然達標,生產時卻用的是外盤管。業內人士指出,內盤管因為放置在不銹鋼內膽里面長期和水接觸,容易產生腐蝕穿孔,導致水箱報廢。外盤管就盤在不銹鋼內膽外面,間接加熱,解決了和水接觸產生腐蝕的問題,但是能效就會大打折扣,兩者各有利弊。
目前,采用外盤管的品牌廠家,用的盤管都還是銅的,因為用不銹鋼管根本就行不通,能效將會更低。
贊成陣營(主要是水箱采取內盤管的生產廠家):
技術創新,應該扶持
聲音一:這是技術創新!目前國家沒有標準要求一定要用銅管,采用不銹鋼管不僅僅是簡單的降低成本,同時也解決了腐蝕的問題,延長水箱使用壽命。采用不銹鋼管只需比銅管加長幾米,就可以達到銅管的效果。希望主管部門盡快制定出臺相關標準,扶持這項技術創新項目。
聲音二:用銅管也不見得比用不銹鋼管能效高。尤其用外盤管的產品,加熱溫度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的55度,且耗電量高,并不節能。有的品牌公然欺騙消費者,水溫加到46度時就上不去了,控制器就顯示出55度。
專家:消費者有知情權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海生告訴記者,消費者有知情權,企業有義務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真實情況。
這種以不銹鋼管代替銅管的行業行為,涉嫌虛假宣傳、以次充好,至于產品能效能否達標,符合不符合國家標準問題,就要靠技術監督部門去檢測得出數據才能確定。
企業應該按照認證規定的原材料組織生產,如果變更,需要報請主管部門批準,不然企業就會承擔很大的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