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15新消法正式頒布實施,中國國內的消費者消費維權體系也開始變得日漸完善,國內的消費歡迎相比前幾年也愈發的改變很多,然而,還是有很多問題的。為了了解當下中國消費維權存在的真問題、真痛點,2017年3·15前夕,相關媒體——消費者報道網進行了3·15消費維權問卷調查。
從以上圖表中可以看到,315消費者調查問卷當中,女性占了百分之64,男性卻只占據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六。毫無疑問,中國現在的消費市場,女性占據了整個消費市場的大多數。而且年齡普遍表現在花錢無所謂的年輕人。年輕人由于生活壓力較小,思想相對來說放的開。所以這一年齡段的女性購買欲望普遍較高。
本次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632份,樣本構成情況如下:
問卷結果顯示,70%的調查者遇到過消費侵權情況,其中被侵權者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進行消費維權。消費者不進行維權的原因主要是涉及金額低以及不知道通過哪些渠道進行維權。還有更多的是在進行消費者維權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細節,很多消費者就是因為嫌棄過于麻煩所以就聽之任之。就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或者損害也都無所謂了。
而在這次的調查問卷當中,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最多的就是網絡交易消費,占據實體消費的百分之39.31%,而實體消費的卻只占據了百分之14.51%,而實體加上網絡的消費投訴占據統共的百分之21.46%
而在這些被侵犯的消費者權益的最主要表現是在產品的質量問題上,而現在流行又方便的網購根本就不能很好的確保產品的質量問題。在網上看到的產品照片看起來是新鮮的,是美好的,可是呢?或許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拿到手卻是另一番樣子。而消費欺詐也是其中的的比較嚴峻的問題,網上有很多消費者爆料,譬如位于河北的王某爆料,前段時間在網上購買的六單元動鐵耳機,可王先生忍不住好奇心將耳機里面的單元拆了下來,這不拆不知道,一拆嚇一跳,原本商家說好的是六單元動鐵可拆下來看到的確實五單元,四個動鐵一個微動圈。為此還跟商家商量,最終達成部分退款的協定。
而消費者在進行維權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商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給消費者帶來的傷害,并希望能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
調查結果顯示,網絡交易侵權發生行為更高,構成消費侵權的主要問題為產品質量問題,數碼電器與食品飲料行業侵權情況最高。
直接與商家溝通以及通過第三方投訴平臺是消費者進行維權的主要方法。不少消費者采用直接與商家進行溝通的維權方式,也因其經常溝通無效,問題得不到解決而成了消費者最不滿意的維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