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節目《創造101》已經結束了。這檔節目從101位女孩中經過層層嚴選,最終留下11位組團出道,進而開始演繹自己所追逐的娛樂圈之夢。在追逐偶像的這條路上,她們付出極大,努力在成就著夢想,哪怕只是偶爾的一點光,都成為了他們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希望。筆者從好奇這檔綜藝節目,到后來看過之后的所思,佩服這群有夢想的女孩子同時,也在窺探直銷行業的夢想“秀”,微光照樣可以領航前程,只因有光!
直銷行業的獨特屬性令直銷蒙霧,直銷企業也多處于不安和焦慮之中,從媒體公關到輿情處理,好像這個原本帶著美好期盼的行業變得令多數人畏忌。甚至很多身處行業的直銷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自己正在干的這項事業。但作為行業的經歷者,筆者堅持認為:真金不怕火煉,新時代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正沿著非原有的線路在探尋發展,而在這條未知的路上,直銷以其特定的商業模式占下一席之地。雖優勢尚不明顯,但趨勢待發,幽微之光,或許照亮的就是行業錦繡前程。
政策之光在蓄力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雅芳進入中國,直銷業在中國生根發芽。對于一個新興的事物中國政府毫無管理經驗,采取放任的態度,直接導致行業一度出現了混亂的局面,此后,隨著事物發展和時間推移,政府采取了一些規范來對此進行約束,1997年頒布了《傳銷管理辦法》,但因為當時一些非法傳銷企業利用此法規的漏洞大搞非法傳銷,使傳銷業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于是中國政府于1998年全面禁止傳銷,要求傳銷企業進行整改,傳銷業從此進入冰封時代。
而隨著中國入世相關承諾的兌現,直銷業的規范和開放成為大趨勢,2005年9月1號我國頒布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這標志著我國的直銷行業進入了法制化時代,直銷業也接著迎來了一個健康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兩個《條例》確立無疑在特定的時期為直銷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中,部分規則在新時代的發展航母下前行中顯現出滯后的缺陷,致使行業在與其他商業模式競爭中居于劣勢的地位,再之“互聯網+”和金融業蓬勃發展,一些打著直銷名號的傳銷、非法集資也在頻頻曝出,這對直銷行業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長期以來影響了整個直銷行業的有效增長,也影響了大眾對直銷行業的正確認知。
直銷在千頭萬緒中抽絲剝繭,相關部門這兩年對直銷法律法規進行了循序漸進地修改。2016年,商務部、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直銷產品范圍做出調整,將五大類增加為六大類;2017年,國務院令第676號,做出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年,商務部對十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執行《直銷管理條例》進行了暫時調整,對外國投資者停止實施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經驗的要求的限制......
顯然,這些政策的出臺對于一個比較年輕有待發展的行業來說雖然利好,卻遠遠不夠。不過滯后,并不代表從現在到未來都將不前,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會伴隨著資源短缺,但發展不應以此參照,找尋到有利出口,師夷長技以制夷,是當下發展之急。
政策在明確導向,大健康事業已成國策,作為領銜主演,繪好藍圖、夯實地基、緊跟政策索引,夢想便可以照進現實。
“后進”之光在增持
從海疇直銷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直銷行業整體持續發展,截至2018年2月10日,我國共有90家企業正式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其中5家直銷企業因各種因素沒有產生業績,其他85家直銷企業共創造了2233.74億元的業績,對比2016年全行業2190.46億元的業績,增長了43.28億元,增長百分比為1.98%,如果再加上已經公示的46家準直銷企業,中國直銷行業的業績將達到2400億元。整個直銷行業仍在穩步發展,并力爭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直銷行業在當前的中國經濟中貢獻著一份潛在的巨大力量。整體看,新晉的拿牌直銷企業在銷售業績上雖表現平平,但大多已摒棄了行業的浮夸急躁之風,都在踏實地埋頭苦干打基礎。當然,很多企業仍在摸索、逐漸完善的階段,以穩步在漸變中成長。
直銷企業在不斷進步,力爭變更,成就更好的品牌。當然,未來極有可能以爆發式增長。其長期的籌備、高標準的軟硬件環境、豐富的產品線、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以及公司高管的有效管理使得企業向著高規格進擊。筆者之前到過一些企業調研,頗感欣喜,因為每家企業都在穩步求進地進行直銷規劃,管理者也都在用睿智創新的眼光在布局未來發展,作為行業一員,我們有信心相信新直銷時代將要到來,踐行者將集進開來。
行業即將進入新的“轉角”,市場競爭隨之進入嶄新的歷史階段。在此之前,有企業已經加碼產品生產質量、品牌樹立形象、科研拔得頭籌等硬實力的投入中,其中以經銷商、系統團隊的理性布局為例,已經從傳統簇擁新進拿牌企業的虛幻時代進入到真正有質量的團隊打造與管理培養階段,整個直銷行業呈現出一派勢在必行且欣欣向榮的規范、有序的正向競爭中。
“成績差”,只是相對于一些紅海行業的對比說法,成績差可以提升,精進與規范是當務之急,面對未來,直銷已成藍海,直銷企業也在奮勇前行,摒棄成績不理想因素,提升各項品質,從差到優,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一定是美好的。
規范之光在燎原
目前,我國直銷行業的直銷人員并沒有明確的入門門檻,由于直銷人員與直銷企業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企業只是在消費和發展客戶能力上提出標準,缺少企業系統化培訓,又因為直銷行業的特殊性,在利益的驅動下,進入直銷行業的直銷人員來自不同的行業,年齡差異較大,文化層次不同,直接導致了行業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同時也影響了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缺失和基本行業操守乏陳,誠信度并不高。這也導致行業出現了一些投機取巧的人,借用直銷的形象在做著傳銷的勾當,致使整個行業的口碑不斷受影響。
不少企業因獎勵機制、跨區銷售等問題陷入“傳銷風波”。從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中,不乏知名直企,甚至上市企業,如克緹、好當家、修正、浪莎襪業、陜西醫藥控股集團等均牽涉其中,這樣的波動同時引起了行業與社會的廣泛關注。有調查顯示,2017年5月,克緹廣東分公司涉嫌傳銷,工商在廣東分公司繳獲大量POS刷卡機和一大箱市場資料,案件尚在進一步調查中。今年年初,克緹宜昌市場被查,隨后,荊州又有人舉報克緹違背市場原則、采用過度的激勵機制,涉嫌傳銷。在湖北,工商局聯合經偵部門,凍結克緹公司賬戶,據了解,凍結資金超過8000萬。此外,陜西醫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陜藥實業發展下線的經營模式被質疑為傳銷。涉嫌傳銷的產品是易合養生酒,由陜藥實業授權西安品德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運作。被曝光的涉嫌傳銷案的直企雖通常在之后會表示種種行為均為經銷商行為,直企并未參與其中。但即便如此依舊暴露了行業本身對直銷人員管理的漏洞與公司運作的不規范。
追溯直銷的中國發展史,對比國外直銷百余年進程,不難發現,中國直銷發展的二十年只是一個開端,一個還未成熟的行業,那么,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孩在成為大人之前總會出現犯錯的行為,可喜的是雖然行業還在籠罩著被質疑的煙霧,但無論是行業的管理,還是團隊人才培養,都在一步步朝著好的方向奔走。2017年直銷企業共招收直銷員5,276,361人,同比增長60%;直銷培訓員2888人,同比增長4%。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直銷企業也為社會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禁止傳銷條例》明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屬于傳銷。有數據顯示2017年主體與直銷企業有關聯的違法案件計32件,而主體為直銷企業經銷商的案件占比近40%,同比明顯下降。這其實正在也在傳遞一個訊息,直銷企業在管理上有所起效,并將繼續加大力度。另一方面,直企也在加大獎勵,以其留住高精尖人才。而此方面,完美、三生等企業名列前茅,在獎勵的同時將企業培訓融為一體,提升品牌價值的同時成為輕創業的第一選擇,這對于整個行業無疑不是最好的一束發展之光。
創業之光在普照
消費大時代因互聯網的興起而變得尤為有趣,方式千萬,但無論如何,唯一的指向就是“消費者主導一切商業價值”。既然財富的涌動是由消費決定的,那么誰能凝聚千千萬萬消費者力量,組建專屬財富管道,就可以傲視群芳。誠然,直銷就是實現創業夢想的一束光,更能給到創業者們一個具有前瞻性及發展潛力、并且自主性高、風險低、成功機會大、前景看好的最好的創業機會。直銷有獨特的“三位一體”行業特征,即直銷從業者扮演著消費者、銷售者、經營者三個角色。前不久,國務院發文,鼓勵支持事業單位人員在職創業不用辭職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無非又是國家層面對大眾創業的又一次積極肯定與支持。
總之,直銷在潛移默化中被接觸、被滲透、被認知、被接受,雖然行業并沒有完全做到喜上眉梢,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靠近直銷,并用直銷支起財富大廈,才使得這樣一個美好的行業跨過深淵走向光明。
中國是直銷的熱土,披荊斬棘成就英雄史詩,這是目前行業忍痛爭取的最佳時段,走過荊棘,直銷行業即將開啟高水準發展之勢的新征程,畢竟有光,畢竟光會驅動夢想。
作者簡介:
李芬芬
北京海疇文化傳媒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管理學研究生、上海交大國際商業零售管理EMBA畢業。擁有多年直銷行業管理經驗,曾擔任直銷春晚執行導演;策劃多起大型的傳播項目(其中包括遠江一周談、直銷專業網新年集錦、中國直銷產業論壇傳播等),并制作直銷行業第一檔視頻節目《非常有料》。多年實踐經驗,走訪且采訪過上百家企業董事長與直銷領袖。
此前,曾任職時尚傳媒集團、和君咨詢,擔任品牌管理專家、零售專家顧問、項目督進管理顧問等多個管理崗位,具有豐富的品牌打造、管理及營銷傳播等資歷。憑借多年與消費者和企業管理者的工作接觸,更加精準理解 “SPA ”模式中“以市場需求拉動企業運作”的思維模式,為企業顧問導入“消費者需求導向”的咨詢服務,受到眾多企業的高度認可。